儿童多动症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据国外相关报道,其患病率为5%-10%,国内报告为4.31%-5.83%,男孩多于女孩。 对于有多动症的孩子,很多家长是感到十分头疼的,因为一旦采取的教育方式不正确,只会让孩子的多动症越来越严重。所以今天小编就和家长们聊聊多动症的话题,让家长们更了解多动症,并学会对孩子“对症下药”。 一、什么是多动症? 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与发育水平不相称的。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多种场合下,孩子会表现出注意力涣散(不专心、分心)现象。以学龄儿童症状最为突出。多动症主要表现是: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 二、多动症有哪些显著特点? 小学一年级是多动症高发期 在多数人眼中,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和调皮好动的孩子很难区别开来。不少家长觉得,男孩就是比女孩调皮好动。男孩的确调皮好动,尤其是幼儿园阶段,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相当常见,大多属于生理性多动。 但如果超过六岁,情况依旧没有好转,且越来越重,那么家长们就要注意了。专家表示,被家长带到门诊咨询多动症问题的孩子,以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新生居多。
不好动,女孩多爱“神游” 时常有家长不解:“我女儿很乖,并不好动,为啥还会被诊断为多动症?”其实,并非所有孩子都会表现为多动。 从多动症的另一个名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可以看出,它包括了多动障碍和注意力缺陷两个方面。受性格的影响,有多动症的女孩未必多动,但往往表现为注意力无法集中,上课爱神游,若问她老师讲了什么,往往迷茫不知。 这样的孩子学习效率很低,成绩落后,经常感到自卑、焦虑、朋友少,与他人交往困难、作业经常做到深更半夜,睡眠质量差。不过,也有一些女孩表现为好动、精力过于旺盛。
3、多动、冲动 主要表现为小动作多,“坐不稳”,容易擅自离开座位。在应该保持安静、遵守秩序的场合过多地奔跑或爬上爬下。不能安静地参加活动或者游戏。一刻不停地活动,无法停下来。讲话过多,爱插嘴、抢答问题,容易发脾气,人际关系差。 三、孩子得了多动症怎么办? 养育多动症孩子要注意这些细节 如果发现孩子有患上多动症的迹象,一定要及早带孩子去医院就诊,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治疗的同时,家长们在多动症孩子的教育上也要注意几个细节。 (1)对任何积极的行为给予承认,作出反应,哪怕是很小的行为。 (2)避免经常使用表示否定态度的语言,如“不许”、“停止”、“不”。 (3)把孩子的坏毛病同孩子本身区分开来。比如,可以和孩子说:“我喜欢你,但我不喜欢你不听话。” (4)给孩子制定一个非常清楚的作息表。规定好起床、就餐、玩耍、看电视和就寝的时间表。要遵守时间安排,但当孩子出现不遵守时间的现象时,也要灵活处理。过一段时间后,你的作息安排将成为孩子自己的习惯。 (5)当你教他新东西时,要有耐心,解释要简短、清楚,要常常重复你的要求。 (6)争取在房间内为孩子留出一块自己的空间,避免用鲜艳强烈的色调装饰,保持房间俭朴整洁。把书桌摆放在空空的墙下,使它远离干扰,这有利于孩子的注意力集中。 (7)一次只做一件事。把玩具存放在带盖的盒子里。一次只给他一件玩具。如果孩子在画画或在读书,你要关上收音机或电视。多重的刺激会使他不能精神专注。 (8)给孩子一定的责任,这在成长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交给他的任务应该是他力所能及的。他一旦完成了任务,即使完成得不理想,也要给予承认和表扬。 (9)切忌可怜、嘲讽或过分地放纵孩子,也不要被孩子吓倒。他最终是会学乖的。 |
相关专题:
宝宝生活护理
相关资讯
- 为什么有的宝宝特别好动,有的特别安静呢?
- 有的孩子很喜欢动,对什么都很感兴趣,但是有的孩子特别安静,喜欢处于一个舒适的环境,为什么有的宝宝特别好动,有的特别安静呢?如何进行针对性养育呢? 常常有妈妈说:“我们家宝宝太好动了,吃饭、洗澡、换尿布 …
- 新生儿不当睡姿也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 仰睡 宝宝在睡觉时,仰睡是最佳的睡姿,因为对宝宝的内脏如心脏、膀胱等脏器不会造成压迫,有利于宝宝的健康发育,尤其四个月以下的宝宝。而且仰睡便于父母照顾,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宝宝的睡眠状态,随时给予呵护。…
- 孩子喝了它竟会智力倒退?你还拿来逗孩子?
- “孩子原本聪明伶俐,后来却眼神呆滞、精神萎靡,连说话都含糊不清,走路 都不太利索“ 这中间是遭遇了什么事情嘛? 小编看到一个真实案例:孩子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只源于饭桌上看似很小的举动,被亲戚开玩笑般地“…
- 刚出生的孩子就可推拿?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 小儿推拿 对于孩子来说能够有一些作用,很多宝妈们也希望通过小儿推拿来给孩子更健康的生活,刚出生的孩子就可推拿?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随着国内抗生素的滥用,越来越多的爸爸妈妈开始抗拒给宝宝打针吃药,小儿推拿…
- 孩子抵抗力差,原来是铅高!
- 铅中毒对于孩子来说是高发疾病,很多小朋友都会用到铅笔,他们喜欢咬铅笔,这就会导致孩子吸入过度的铅,孩子抵抗力差,原来是铅高! 美国CDC(国家疾病控制中心)1982年的“儿童铅中毒指南”规定:血铅水平超过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