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亲子教育 > 宝宝健康 > 正文

你有多久没关注孩子的活动量了?

发布时间:2019-06-11 01:31 来源:www.roadlady.com 点击:0
说起对孩子的身体活动和运动的关注,有的妈妈上心,有的妈妈不着急。按照程度,可以分为三类妈妈: 第一类是学业鸡血妈妈。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幼儿园起就给孩子报名了英文口语课、思维训练班、艺术训练营,而这些以静坐为主的课程占用了原本孩子自由玩耍、跑

说起对孩子的身体活动和运动的关注,有的妈妈上心,有的妈妈不着急。按照程度,可以分为三类妈妈:

第一类是学业鸡血妈妈。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幼儿园起就给孩子报名了英文口语课、思维训练班、艺术训练营,而这些以静坐为主的课程占用了原本孩子自由玩耍、跑跳的时间;

第二类是运动鸡血妈妈。这类妈妈知道运动对于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对出国留学也有帮助,从孩子 3、4 岁就开始带他们拜师学艺,进行专项运动训练;

第三类是佛系妈妈。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对运动和身体活动不关注。

以上三类妈妈的做法均不太妥,这也难怪,因为关注孩子运动的教育真是太少了。

孩子几岁开始学游泳比较好?
孩子少些玩耍活动时间,去上辅导班,到底值不值?
学龄前孩子每天活动量多久才足够?
什么活动能让身体锻炼和认知提高两不误?

这些问题,可能你会遇到。今天,上海体育学院的张斌老师来为你解答关于孩子身体活动的诸多困惑。

为了讲解清楚,请大家先熟悉几个概念:身体活动、运动(锻炼)和动作发展。

身体活动:也称体力活动,只要是身体动起来,就属于身体活动。小孩子的身体活动主要是非结构化的、主动的游戏。步行和有组织的活动,比如体育课、舞蹈和体操等运动项目也是身体活动。

运动(锻炼):是指有计划、有结构、重复性的体力活动,为了提高或者保持一种或几种身体能力。

动作:动作是指爬行、走路、站立技能的获得、动作发展的先后顺序等。它是人类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在个体发展的早期,动作的发展是判断脑发育正常与否的重要指标。

本期讲座的主题是孩子的身体活动,也就是第一个概念。

为什么要关注学龄前孩子的身体活动?

近些年,学龄前孩子的身体活动量逐年减少。

比如,雾霾天大大减少了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
电视节目、平板电脑和手机使用的低龄化,增加了孩子的静坐时间;
幼儿园出于安全考虑,户外活动的总量和强度偏于保守。

身体活动量的减少,再加上食物资源丰富,我们身边的小胖子越来越多。

肥胖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外貌和自信心,对于认知发展也有负面影响。如果体型不发生改变,这种负面影响将从儿童期一直持续到老年。

此外,童年早期的身体活动模式会预测成年后的活跃度。也就是说,不爱动的孩子长大后,更大概率会变成不爱动的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成年人、老年人。而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运动对于认知、情绪、社会化、生理健康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小孩子身体活动方面,也是同样道理。

身体活动和大脑有什么关系?

长久以来,人们都认为成年后神经元数量只会减少,不会增加。但是,近些年的研究却发现,规律运动可以触发海马内的神经发生,使神经元数量增加。也就是说,传统认为的体育活动影响学业时间,其实是彻头彻尾的错误,运动不仅不会影响学业,反而会有助于提升学业成绩。

除了海马之外,身体活动对小脑,前额叶也有持续性的积极影响。

佐治亚医学院的研究者将 40 名超重儿童随机分配到 20 分钟锻炼、40 分钟锻炼和无锻炼组,参加为期 13 周的课后游戏锻炼项目。一学期结束后,对这三组儿童的执行功能、注意力、记忆力和学业表现进行综合评估,发现两个锻炼组的儿童在 13 周的干预后执行功能和数学学业成绩均高于不锻炼组,其中,40 分钟锻炼组的提升幅度最大。

多动,真的可以让大脑更活跃,更聪明。

对学龄前孩子身体活动量的建议

身体活动和脑功能之间的关系如此密切。那么,对于学龄前孩子来说,到底该如何动、动多少才是合适的呢?

我们可以对 0-6 岁的孩子按照年龄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来讲:

婴儿期: 0-12 个月

婴儿期的身体活动重点是让他们在安全的环境中,开展体力活动,比如在照料者看护下玩地板游戏。

在生命的前 6 个月内身体活动包括触摸和抓取物体、将头部转向刺激。当幼儿颈部力量可以支撑头部时,可以进行适度的俯卧时间(tummy time),也就是让宝宝肚子着地趴着。

你有多久没关注孩子的活动量了?

趴着能够锻炼宝宝的颈部和上半身的肌肉,为他下一步的翻身,坐起,爬行,站立等发展做好准备。在进行俯卧时,一定要在宝宝清醒并且大人全程监控的情况下进行。在趴着时,让宝宝的双臂弯曲放在胸下,这样有助于他肘部用力推到下面的垫子抬起上身。趴着的着力面最好是平坦、硬实的平面,或是爸爸妈妈的胸膛和肚子。Tummy time 的时间最好是睡醒后、进食前,持续时间最开始可以只安排几分钟,随着宝宝颈部力量的增强,每次持续时间可以逐渐增加。

6-12 个月的婴儿开始学习基本的动作技能了,比如爬行、向上拉到站立位置,开始步行。婴儿与照顾者应该每日玩互动身体活动,让他们在安全环境中,通过动作探索周围环境。

幼儿期:1-3 岁

幼儿期主要是学习运动技能和主动参与游戏,动作技能学习包括跑步、跳跃、舞动等。这个阶段的身体活动还包括稳定性技能,比如平衡和攀爬。另外,还有投掷、接发物体、击球等控制玩具、球类的动作。

美国运动与体育教育协会(NASPE)制定的幼儿身体活动指南建议:

1-3 岁的宝宝每日应参与不少于 30 分钟的结构化身体活动;每日应该参与至少60分钟,最多7小时的非结构化身体活动;一次久坐时间不超过60分钟(睡觉除外)。

你有多久没关注孩子的活动量了?

结构化的活动是指由成人主导,有组织、有计划的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设计的游戏和体育课。引导儿童运动的可以是老师或父母。比如,家长播放音乐,让2岁的孩子模仿成人的动作,跟随音乐节拍一边拍手一边行走。非结构化身体活动是指儿童在没有成人引导的情况下,自发的身体活动。比如,自己玩玩具、骑车、追小狗等等。

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官方建议在幼儿可以独立走路后,每日累计进行180分钟的身体活动,无强度要求。

学龄前: 3-6岁

3-5 岁孩子的活动量与1-3岁相似,每天应累积进行 60 分钟以上,最多不超过7小时的非结构化身体活动,累积60分钟以上的结构化身体活动,一次性久坐不能超过60分钟(睡觉除外)。

对于 5 岁以上孩子来说,每天应进行 60 分钟以上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

需要注意的是,学龄前孩子身体活动的模式有别于成年人,他们的身体活动主要特征是暂时性和爆发性。研究发现,90%的高强度运动持续时间仅为 3-9 秒,中数为 3 秒,因此,不建议让孩子一次性进行 10 分钟以上的不间歇高强度运动。

有的爸爸为了锻炼孩子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力,让上幼儿园大班的孩子跟着父亲一起跑步。这种做法没有考虑到儿童的身体活动特征,是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

你有多久没关注孩子的活动量了?

所以,对于学龄前孩子的身体活动量建议小结如下:

(1)0-12 个月的婴儿,不要总是放在推车、抱在手上,在安全的环境下让他们自由探索,可以锻炼动作技能。
(2)学会走路之后,身体活动保证在每天 2-3 小时以上,7小时以下,其中最好包括 30 分钟的结构化身体活动,也就是有成人主导的,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特点设计的游戏或活动课。
(3)5 岁之前的身体活动没有任何强度要求,5 岁之后,每天最好有 30 分钟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包括快速走动、跑步、在公园里和朋友们追逐、骑车、跟着音乐跳舞、游泳、跳绳等。

对于孩子来说,身体活动最好的方式莫过于游戏了,既能锻炼身体,又可以提升孩子的执行功能。


相关专题: 宝宝生活护理

相关资讯

凭什么大人在瘦身,你们却要把我喂成小胖纸
今年5月发布的《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2016》蓝皮书显示,我国学生肥胖检出率呈快速增长趋势,每7个学生当中就有一个超重或者肥胖。调查中发现,导致肥胖问题的产生多源于不良的生活习惯,缺乏运动就包含其中!
吹吹奥运风,盘点最适合孩子的运动
游泳 | Swimming 适合年龄:4岁 游泳可以提高宝贝的免疫力 , 是保护自己生命安全的一项很有用的技能。 在魔力小孩微信(公众号:Magikid) 回复【游泳】,积极小编教你学游泳。 篮球 | Basketball 适合年龄:3岁 可
想让宝宝聪明、早点开口说话,1岁前应该多做这样的交流!
经常有妈妈问我,“要怎么让宝宝早点开口说话”。当年我也是着急的。 瓜瓜会叫第一声“妈妈”前,我经常忍不住会问问他:“你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和妈妈讲话呀”? 虽然很明白,宝宝的语言爆发期是在2岁左右,但还是会
为保平安佩戴一物 不料造成女宝深度烧伤
为了保平安,很多家长会给孩子小手小脚上戴金银首饰。前不久,胡先生家女儿因为戴银镯子出事了,手腕漆黑被深度烧伤。 ▼ 1岁女宝戴银镯子手腕受伤 这个月早些时候,成都市郫都区一家银饰店门口,2波人吵得不可开交
90%父母都遇到的孩子错误运动陷阱,你掉坑了吗?
然而,也是因为这样的“改变”,这次奥运会好像变得比以往更有趣。大家发现了“网白”解说的幽默、“游动的表情包”的率直可爱、最佳cp科龙的精彩表现、林李大战最后的“时代拥抱”、中国女排的精神延续。这一届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