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提问:
2-3岁的宝宝明明有很多玩具,却喜欢抢其他孩子的玩具。不可能总是自己家的玩具不好玩,感觉宝宝就是喜欢抢玩具的快乐......家长又该如何理智处理和引导呢? 早教专家答疑: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所能接触到的还只是父母或其他照顾者,还没有形成社会性。正如英语中指代小宝宝用it,“它”,这时的孩子只具备一些生物上的机能,还不具备完整的人的思维和习惯,还没有文明礼貌的意识。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认识孩子在这个阶段的抢玩具、抢食行为呢? 一、尚不具有社交经验 2-3岁刚好是从家庭关系进入社会关系的过渡期,孩子的角色定位还没有转换过来,ta此时与陌生人交往的经验为零,不会处理与其他小伙伴之间的关系。所以孩子在接触外界环境初期,出现一些不文明、没礼貌的行为属于正常现象,家长大可不必觉得尴尬。 二、自我意识发展必经阶段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一个这样的阶段,并不是宝宝没礼貌或者霸道,只是有的孩子自我意识比较强,敢争敢抢,表现得比较强势,而有的孩子由于身体或心理原因,不敢与人争强,表现得比较弱势,但是孩子内心的本质都是没有区别的。 家长不要因此就误解自家孩子,也不要曲解别人的孩子,认为有时孩子之间的争抢是故意欺负行为,严重者演变成双方大人的争斗。这都是缺乏对孩子在这一阶段的认知和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的正确认识造成的过激行为。随着孩子社会性的发展和人际交往经验的积累,抢玩具的情况会明显改善。 这里要特别提醒家长的是:不要严厉制止孩子。因为儿童都有他们的“小心机”--“我如果就不按你说的做,会怎样呢?”所以这时不要负面强化孩子的行为。 三、家庭宠溺导致过度自我 孩子抢东西的行为与其在家庭的生活方式有关,也是ta将这种方式延续到社会的表现。 孩子在2岁以前的生活重心都是在家庭内部,ta是家庭的核心,是全家大人都关注的焦点。当孩子刚跨出家门时,无法区分家内和家外的环境,还不懂得转换角色,依然把自己当成人群中的核心,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根本不会顾及是谁的、谁正在玩,ta只知道“我想要玩”,所以不管谁的都想抢过来。 家长的过度宠溺和娇惯都会让孩子养成自私、自我的心理,在与人相处时矛盾也越多。所以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态--育儿先育己,明确自己养育孩子的目的,不要因为宠溺而影响了孩子人格的培养,更不要一时逞强,为了挣一个面子,在孩子面前与人发生争执。 了解了孩子抢玩具实际是他们心理成熟的必经阶段,相信你不会再为孩子之间的小纷争而担忧、着急了。那么,除了理解孩子在这个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平和面对以外,我们还可以做点儿什么呢? 提供具有新鲜感的学习材料其实孩子去抢别人的玩具从另一个层面体现了ta的洞察力和探索欲,孩子在与人相处时能够发觉感兴趣的东西,这是好事。不过如果孩子老是看到别人的玩具就抢,说明自己的玩具对他没有什么吸引力了,家长应该反思,你买的是否符合孩子的兴趣?是不是要给孩子添置新的玩具? 玩具是幼儿最重要的学习工具,对于引起他们兴趣的东西他们都想探索一番,所以家长不该盲目制止孩子的举动,而是应该转移孩子的注意,提供更多选择。 |
相关资讯
- 孩子不打招呼就是不礼貌?别再让误会伤害孩子了!
- ?每次带着孩子在小区玩,遇到邻居,都会教孩子打招呼。结果,我家娃不是翻白眼,就是躲一边。 我略显尴尬,起初觉得特别不好。后来,看孩子这样的时候,我就主动模仿他打招呼,这样轻轻带过。 尊重孩子,不过分强求…
- 我的孩子竟然跟我说:“妈妈,这个坏了,给你吃。”
- 孩子真的越大越“自私”吗? 前两天,我正在电脑前码字,暖暖突然跑过来跟我说:“妈妈,给你吃香蕉!” 我转头一看,她拿着一根剥开的香蕉,顿时心里涌上一股暖流:还是女儿贴心啊,这名字没白起。 暖暖指指香蕉顶端…
- 帮助孩子获得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
- 孩子的观察力很强,每个孩子都会根据父母的态度,家庭的氛围发展出不同的策略来吸引父母的关注。 父母该如何平衡兄弟之间的关系, 让孩子们都感受到父母的爱呢? 帮助孩子获得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 如果孩子认为自己没…
- 如何让孩子养成整理玩具的好习惯
- 孩子们都喜欢玩具,尤其是学龄前的儿童,家长们也喜欢买玩具。当孩子的玩具越来越多,有了新玩具,旧玩具就堆积起来了,他们就会在一堆玩具中挑选,把玩具丢的到处都是。如果孩子没有养成整理玩具的习惯,家长每天要…
- 中美孩子最大的差异在哪? 从这个习惯就能看出来……
- 在国外,运动是孩子日常生活最重要的部分。就拿美国来说,很多美国孩子不仅热爱户外运动,而且多数运动能力强,身体壮,而中国孩子却有很大差异。有人曾半开玩笑地比较过中美孩子的差异: 大多数中国家长还是觉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