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饭吃多久算正常?其实在我们看来,吃饭这种非常个人化的行为,离开环境去谈吃饭时间多久正常都不靠谱。我今天赶时间,10分钟吃完一餐,明天和朋友聚会,一顿饭吃一两个小时,难道说都不正常吗? 小宝宝不需要赶时间,也不用参加聚会,吃饭是不是可以固定时长呢?妈妈会发觉如果宝宝饿了,吃得很快,猛吃几口然后会慢慢吃,如果不饿,吃得速度就慢。 宝宝大一点,吃饭的时候说话、看电视等等,吃饭会慢一点,如果比较饥饿,吃饭速度仍然会快。 小宝宝吃得过快,食物咀嚼不充分,影响消化,吃得太慢,虽说细嚼慢咽,但是一顿饭一两个小时,也不正常,一样影响消化。 我们根据工作经验,总结出各年龄段宝宝吃饭建议用时供妈妈们参考,提醒妈妈注意,建议用时是不包括聊天、玩耍、丢餐具捡餐具这些时间的。 表格中给出的时间只是建议,每个宝宝的个体差异都非常大,不能单纯用吃饭时间长短来判断孩子吃饭情况。 饥饿感到底有多重要?我们一样每日安排三餐,时间基本上固定。小宝宝添加辅食,我们也建议尽量在固定时间段。但是因为小宝宝作息不规律,或者很容易因为临时安排打乱作息,导致吃饭时间到了,辅食做好,但是宝宝困了,或者不饿的情况出现影响进餐。 饿不饿是我们的身体决定的,因为吃饭是来自饥饿感和饱腹感的交替需求,这些需求是由脑调节控制的。 在我们的下丘脑中,有控制食欲的神经中枢,分为饱腹中枢和摄食中枢两部分。人是需要糖(主食代表)和游离脂肪酸(鱼肉蛋奶代表)这两种物质来刺激这两个中枢。 进餐过程中身体的血液里的糖摄入增多,饱腹中枢因受到刺激而兴奋就产生了饱腹感,不想再吃了,那么吃饭的速度就会变慢。但是当血中糖减少时,身体要用脂肪分解来供应能量,血中的游离脂肪酸增多刺激摄食中枢,产生饥饿感人就开始主动的加快进餐。 有的时候宝宝吃饭慢的原因就是因为不饿。因为饥饿的感觉除了生理需求,还取决于胃排空的时间,而胃排空速度与食物性状和化学组成有关,比如糖类比蛋白质容易消化,而蛋白质又比脂肪易于消化,稀的、流体食物比固体、稠的食物容易消化。小宝宝添加辅食后,因为食物的特点更多的是混合性食物(食材种类丰富),胃完全排空的时间约需3-4小时。如果时间间隔短就进餐,宝宝肯定不饿。如果吃的油腻、或者吃得食物密度大,比较干,或者吃得多,胃排空时间就长。 综上所述,胃没排空,下丘脑摄食中枢没有兴奋,吃的慢甚至不想吃就很正常了。 对于神经发育智力发育还不完全的小宝宝来说,吃饭这件事儿完全是靠本能,他饿了自然会吃,不饿可能就不吃。因此,判断宝宝饥饿程度,在恰当的时机给辅食,非常重要。 宝宝吃饭慢的原因6-12个月 1、吃辅食没参与感 我们一直强调吃饭是孩子自己的事! 从宝宝6个月开始坐立进餐开始,就可以参与进餐。但是实际上,大部分父母都是在喂饭。喂饭错了嘛?没错。但是喂饭不要影响孩子参与。 我们看到很多妈妈端着一碗辅食,一勺一勺喂宝宝,宝宝呢?或者被抱着,或者坐餐椅,或者坐别的什么地方,被动地一口一口吃,既没有餐盘也没有餐勺,谈不上尝试吃饭。 我们建议让宝宝做餐椅,给餐具,餐盘里添加食物,让宝宝自己去抓、捏,妈妈们说不行啊,他总是翻餐盘、丢餐具,抓得满头满身都是食物,看着太脏,收拾起来太累。这就是剥夺了宝宝参与进餐的体验。 还有一种情况是妈妈们喂饭的过程,一口接着一口,不管孩子吃的舒不舒服,第一口食物还没完全咽下去,第二口食物已经怼嘴边上了。再或者一口喂多了,宝宝吐出来半口,妈妈用勺子把宝宝嘴边的食物刮净顺势再喂进去...... 以上两种情况非常普遍,这不是宝宝吃辅食,这是妈妈在喂饭而已。宝宝要的体验是吃饭的乐趣,尝试新食物的乐趣,自己控制身体,去抓、捏食物的乐趣,在辅食添加初期,让宝宝感受食物,体验参与吃辅食的乐趣,比单纯吃掉食物更重要。如果没有这种认识,继续不管不顾地喂饭,未来不久没有任何参与感的宝宝吃饭是快了,但是后面宝宝自己尝试吃以后因为被喂饭的感受体验太差,自然就拖拖拉拉的慢慢吃了。 2、缺乏睡眠 人的第一生理需求不是吃而是睡,当宝宝缺乏睡眠时或睡醒没有清醒都可能影响吃饭的状态。 试想一下该吃饭了,宝宝闭着眼睛,身体左右晃的时候能指望他好好吃饭?细嚼慢咽?吃饭速度快?不可能。宝宝困了要睡觉的时候就让好好睡,吃饭向后推迟不影响什么。不要强迫孩子在吃饭和睡觉之间选择,更不要认为吃完再睡是可以克服的。人不能和本能的生理需求做抗衡,这种抗衡的结果就是孩子没吃好,父母彻底崩溃。 3、辅食形态 辅食添加是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由软到硬,由一种到多种的逐步过渡添加。 有的妈妈认为孩子吃糊泥不顶饿,就开始早早添加了稠、大、硬的食物。宝宝在进餐过程中无法很好的咀嚼和吞咽,导致宝宝每次吃饭都在“硬吃”,那么吃饭的速度就自然降低了。例如面条应该适度剪短方便宝宝抓、捏,妈妈们不了解这一点,不管面条有多长都直接煮了,宝宝不知道怎么吃进去,当然吃饭的速度就越来越慢。 12-18个月 1、口腔干燥(水) 我们一样建议吃饭前要给一点水帮助身体进行进食准备。 有的妈妈担心喝完水稀释胃液怎么办?可以在进餐前30分钟饮用30-50毫升水,帮助我们开始增加消化道的蠕动,可以避免进餐时的口腔干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为吃饭做准备。如果进餐口腔干燥,进口的食物咀嚼就很不舒服。这样的感受让吃饭的咀嚼速度大大降低,最后变成了一口饭一口水的习惯了,或者干脆就拖拖拉拉的延长进餐时间。 2、出牙期 宝宝在出牙期有很多食物是抗拒的,可能会出现硬的啃,稀的能吃,其他的食物不吃。担心宝宝饿,为了让吃进去饭,有的妈妈在加工处理食材时就选择宝宝能吃进去的做。这虽然能让宝宝吃饭也能保证吃饭速度,但是等牙齿萌出后,辅食恢复正常又吃饭慢了,这种快慢的变化就是因为出牙期影响导致。 2、咀嚼不好 宝宝的乳牙从6个月开始萌出,一直到24个月左右出完,20颗乳牙出齐后才是真正意义上和成人相同的进餐咀嚼方式。 最后几颗负责磨碎食物的后磨牙,萌出得比较晚,当宝宝咀嚼不好时,对于韧性食物、大块食物接受度就会很低,可能需要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处理食物,这样就造成乳牙出齐前吃饭很慢,在乳牙出齐后进餐速度会加快。 18-36个月 1、吃饭没有仪式感 我小时候判断吃饭时间是靠嗅觉,当嗅到菜特殊的香味就知道快吃饭了,然后帮忙去擦桌子、摆好凳子、洗手、拿餐具等等,坐好了看着菜陆续上桌,这些准备好了就觉得肚子饿要吃饭了。 现在孩子吃的慢,有时候是压根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吃饭了。没有吃饭的信号就很难让身体开始分泌大量消化液,做好吃饭的准备。 所以这个年龄的宝宝要做好吃饭前的准备,从洗手,戴围嘴,摆好餐具和坐餐椅,这些就餐仪式可以刺激宝宝有饥饿感,让宝宝这种仪式感的体验也就更容易专注吃饭。 2、正餐前进食 人是每秒都在消耗能量,但是却又定时补充能量,因为人的胃容量是极其有限,不像反刍动物一样可以储备食物在胃里,不吃饭的时候让食物返回嘴里重新咀嚼。如果让宝宝在正餐前吃一些食物或者大量喝水让胃充盈,降低消化液分泌,该吃饭时因为不饿,就可能出现吃饭慢的情况。所以建议正餐前禁食水果、饼干、奶制品、坚果,避免身体饱腹感增加。 3岁以上 1、家长对吃饭时间的双标态度 对于3岁以上的宝宝来说,活动更多,时间安排更丰富,有时候要去幼儿园,所以宝宝吃饭时经常听到家长的催促“快吃,要出发了”、“快吃,吃饭这么慢呢?”在家长时间充裕,不赶时间的时候,看见孩子大口吃饭,又说“慢慢吃,别着急”,“慢点儿吃,没人抢”。在孩子眼里,家长这两种说法哪个是标准?到底是让快点儿吃,还是慢点儿? 这就需要爸爸妈妈想清楚,你对宝宝吃饭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是快点儿吃饭别浪费时间?还是吃饱吃好细嚼慢咽?要知道孩子年纪小的时候,是无法分情况来辨别爸爸妈妈的指令的,思维能力还达不到这样的程度。所以提醒家长,如果因为赶时间,宝宝可以吃半饱,找时间再及加餐。不能要求年纪小的孩子快点儿吃饭,如果宝宝急急忙忙吃完了,拉肚子怎么办?急性胃肠炎怎么办?呕吐怎么办?鱼刺扎入食道怎么办? 早上着急去幼儿园,去上学,担心迟到,让孩子快点儿吃。不如早点起床准备好早餐,让宝宝早起床,从从容容吃完早餐。如果因为宝宝起床晚了来不及吃饭,不如饿着,宝宝体验过饥饿的感觉,就知道食物的珍贵吃饭的重要性。 2、吃饭有干扰源 吃饭看电视、有人经过容易被吸引、吃饭玩玩具、吃饭有人引逗、吃饭玩手机等等是常见的影响宝宝吃饭时间的问题。注意力集中时吃饭时能刺激大脑,吃饭品味食物味道,咀嚼肌肉运动都是让人增加食物体验反馈大脑的过程。但是,当有过多干扰源时咀嚼减慢甚至停止,不仅拖慢了吃饭速度,也无法咀嚼食物更细腻,硬吞食物居多,让胃短时间就充盈。有一口吃不好就更容易卡到呕吐,久而久之吃饭体验下降,专注力分散就出现了。所以宝宝吃饭时要把餐椅放在餐桌边背对干扰源,避免能看到电视,避免能看到有人经过,不要给玩具,不要有人引逗,让宝宝自己捏抓食物,体验食物的触觉,增加自我进餐的快乐体验。 宝宝吃饭慢,如何改善如果目前已经因为就餐习惯不好,宝宝吃饭比较慢了,怎么改善呢?我们的建议有以下几点: 1、逐步尝试自主进餐 长期喂饭会造成宝宝进餐过程的协调能力差,手、眼、口不能协调使用,不会用筷子和勺子,或者是会使用但是却不能熟练使用,甚至抓食物送不到嘴里,所以在吃饭的时候会花更多的时间。所以从添加辅食开始就要让宝宝自己抓食物,多抓不同触觉的食物,让宝宝增加手指的力量后抓起送到嘴里,逐步手指力量增加后才会使用筷子和勺子。 给了餐具但不能很好使用的宝宝,鼓励宝宝自己进餐,多练习。 2、进餐少干扰 在用餐时关闭电视机等可能分散孩子注意力的电子设备,同时可以放一些轻音乐。另外,吃饭时尽量不说话,不打断孩子吃饭的注意力,让宝宝安安静静,开开心心的进餐。 3、增加花色品种 每餐要给宝宝准备至少两个菜品,如果一餐的花色品种过少,遇到宝宝不接受的食材就彻底不吃了。增加花色品种除了增加营养摄入外,也可以让宝宝不停的尝试不同菜品的口味,让宝宝对食物的兴趣增加和对下一口食物的期待。 4、父母做好榜样 吃饭的时候很多是就餐氛围所影响,和吃饭快的人一起吃饭,自己不自觉地吃饭就快,反之则慢。所以当父母和宝宝共同进餐时,除了自己要慢慢吃之外,父母吃完了也要在餐桌上等候宝宝吃完。如果要是父母吃完就玩手机或离开餐桌宝宝可能就不吃了。爸爸妈妈自己示范,带动宝宝的就餐速度,用快带慢,用慢压快的进餐速度来调整。 5、增加体力消耗 小宝宝的被动操、大宝宝的户外运动都是体力消耗。只有增加消耗才会感觉到饿,才能有吃饭的欲望。宝宝吃饭慢,吃饭不香在当下看就是平时吃的太好、进餐频次高。增加体力消耗才让宝宝开始回来吃饭,好好吃饭。 6、明确吃饭的时间 任何活动都有时间限制,上课有时间,上班有时间,吃饭也有时间。可以准备一个30分钟的沙漏作为时间提醒。超过时间后撤掉饭菜结束用餐,即使宝宝在撤掉食物后,表示饿了,也要只给水不给食物。这样让宝宝通过沙漏,感受和明确吃饭时间的流逝,如果不能吃完饭,有什么样的后果。通过这种形式用实际行动让宝宝体验吃饭慢有什么样的后果。 吃饭这件事儿,简单而又不简单。 想在宝宝吃饭这件事儿上不着急上火,爸爸妈妈首先就要学习了解宝宝的生理发育特点,然后才能根据宝宝的生理需求去安排孩子的生活。 今天有妈妈跟我说,邻居家孩子只吃白粥水果蛋黄,菜肉是一岁才加的,现在长得也不错。 关于我们的辅食添加建议感觉麻烦、过于精细、感觉没必要,这种声音我们听到的太多太多。简单说,人体需要的营养就是最基础的热量、脂肪、蛋白质、水、糖、各种微量元素,只要宝宝能把食物吃进去,多少都能吸收点儿,长大是没问题的。无论是吃粥、米饭、馒头还是别的,进入人体都是一样分解成各种营养物质。再极致一点儿,即使不吃饭,单靠肠内营养液,也一样保障营养均衡。 那我们谈宝宝辅食,是在讲什么?我们成年人吃饭,纠结吃火锅还是吃川菜,纠结什么? 难道是在纠结吃饱吗? 当然不是,纠结的是好吃不好吃,对吗? 因为宝宝小,是孩子,就不用考虑好吃不好吃吗?就不用变换花样吗?只不过是他们无法表达,接触的食物太少没有选择,智力发育达不到不能理解,不懂得表达而已。不能表达不等于没有需要。 更何况辅食对于宝宝来说除了吃饱,还有营养搭配需要、就餐习惯养成、增强体质、满足身体发育需求等等更高层次的要求。 了解这些,就不会在宝宝吃饭到底是快,还是慢这个问题上焦虑。 |
相关专题:
育儿知识
相关资讯
- “在家一条龙,在外一条虫?”
- 孩子的世界很单纯,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社交就不需要遵循正确方式了。对于家长来说,如何让他与其他孩子和平相处,有礼貌地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物,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生活中宝宝经常出现的两大问题: 1、孩子在公共场合…
- 改变孩子一生的8个字,父母要牢记!
- 欣赏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同和欣赏,孩子也不例外。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比如,孩子在学画画,你就欣赏他画的画; 孩子在写字,你就欣赏他写的字;他在下棋,你就欣赏他下的棋……要…
- 6个月婴儿别吃固体食物
- 美国疾控预防中心的一项新研究发觉,大多数母亲误以为自己的孩子已经足够大,不再需要母乳或配方奶粉,而过早地在婴儿食物中添加固体食物。 此外,研究报告还发觉,给婴儿吃奶粉的妈妈们比那些用母乳哺育婴儿的妈妈…
- 火龙果温热还是寒凉?很多家长都错了
- 有些家长喜欢夏天买 火龙果 给孩子消暑解热,还有家长觉得火龙果能治便秘。 但是我要告诉你,火龙果吃的不对,孩子便秘可能更严重。 孩子适不适合吃火龙果? 很多人以为火龙果生长在热带,是温热水果,吃了容易上火。…
- 学走路宝宝的三种“奇怪”变化
- 从宝宝迈出第一步开始,他的情绪、行为都会相应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他将不再是一个完全依赖于父母的小生命,他必须在渴望与父母亲近以及追求独立、积极探索之间寻求平衡。 专家指出,一岁左右的孩子对行走这项新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