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讲的是:宝宝在睡觉,妈妈在门口喊:“起床了,快起床”,然后就赶紧给宝宝准备好毛巾、水、牙刷,让宝宝开始自己洗脸、刷牙。接着又把早饭准备好:“快喝奶了、吃面包了”,最后抱着孩子急匆匆地赶上了校车,终于松了一口气:“终于赶上了”。 这个漫画只反应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是从中我们却能窥见不少孩子变得“拖延”。原因何在? 下面,我列出了孩子拖延的几种常见原因,原因分析里,同时也给出了解决办法,供父母参考。 孩子本来就慢,建议给孩子一个合理的“节奏”刺激 孩子 3~7 岁,其实一直在“长脑子”。所谓的长脑子就是在增加脑容量,增加刺激连结,让大脑皮层的面积不断增大,大脑皮层上的连接不断的增多。这之后,孩子才可能兼顾很多方面,当大人对他提出一些要求的时候,孩子才能很快给予反应。而在这之前,孩子的所有拖拉,跟成人的“拖延症”是完全不同的。 孩子越小,做事情的时候越慢。催促没用。孩子的生理限制,他们是快不了的。他们需要“慢慢”地去长大。相反,催促多了,要么给孩子带去无助的感觉,让孩子反复体验到挫败:我犹如很难达到父母的要求。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让孩子变得逆反。 最好的做法是,利用更巧妙的办法,给孩子输入“短频率和快频率”的刺激。 这是什么意思呢? 比如说,每天早晨起来的时候,我们都可以跟孩子说的是这样的一个语言信息:“珍宝,看我们两个人谁穿衣服穿的最快;珍宝,看我们两个谁先到达洗手间去刷牙;珍宝,看我们两个......”就是当你跟孩子有这种比赛或者竞赛关系的时候,孩子就真的能意识到了时间的紧张,并且心甘情愿地想要努力去提高自己的速度。 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有这种想要变得更好的意愿,他一定会自动变得更快一点,试图要去战胜你。所以,如果跟孩子玩儿这种游戏,要更多让孩子赢,父母适当示弱,并给予孩子及时鼓励。 那,如果有孩子不吃这一套呢?比如孩子的确气质类型本身就比较慢。你说跟他比赛他也快不起来,那么这个时候,父母应该放低自己的节奏,陪伴孩子一起去做某件事。因为很多生活习惯方面的事情,比如穿衣服、洗漱等,大人不教孩子孩子是不懂得如何更有效地做好的。 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可以用语言进行鼓励:珍宝,妈妈相信你能做好的,一步一步来。中间可以再提醒孩子:哦,已经完成多少多少了,嗯,妈妈一定能够很快看到你完成的。即不催促,但是过程中,给孩子一个节奏,他就能慢慢地按照大人的节奏去努力。 等到再大一点,他慢慢地就快了。孩子再大点,还可以带孩子一起制作一个“时间表”,和孩子一起学习时间管理。 简言之,在孩子小的时候,他就是在不断地长大脑、完善大脑内连接的时候,你就一定要给他这种不停的刺激--不是用语言催促,强迫孩子跟上自己的节奏,而是要有效刺激,并给孩子时间让他去重复。不断的去重复相同的行为,而且是在短频率和快频率下去重复,慢慢地孩子大脑内的连接就稳固了,孩子也就记住了。 父母做太多,孩子疲沓了,请减少对孩子的包办 第一种方法,适用于一样情况,但也有些父母会发觉,自己的孩子犹如不仅仅是“拖延”,还有一种惰性在里面。这在大孩子身上尤其明显。大人在,还能收敛一些;大人不在,就完全懒散,不能自我管理。 这其实跟父母包办过多的教养方式有直接关系。上面那幅四格漫画中的故事,其实就讲的这种情形。 人都有一种惯性,或者叫惰性倾向,孩子也不例外。一样,一个习惯了妈妈提醒起床的孩子,闹钟都省了。因为,他已经对妈妈的提醒形成了依赖性。 所以,很多拖延的小孩,其实就是父母一手培养出来的。父母做的太多应该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导致孩子不做主动加工,只做自动加工。仿佛每天上学、起床睡觉、吃饭穿衣、学习爱好,所有这些,都是和孩子自己无关的事情,反倒是父母的事。父母介入的多了,那依赖父母也挺好。反正,他们犹如什么时候都会在。 针对这种情况,我的建议是,区分清楚哪些是孩子的事,哪些是该父母帮忙的事,父母帮的事情,该帮到什么程度。 比如,吃饭就一定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该做的,是做饭,规定好吃饭的时间与地点,定好规矩后,其他交给孩子。比如穿衣服收拾玩具等,早期父母可以适当教孩子如何做,但后面就应该立好规矩,由孩子自己去做而不是代劳。 孩子体验到的消极情绪太多,感到害怕和受挫才拖延,请放松,并给孩子足够的信任 一位妈妈曾经问: 我家孩子现在六岁,我就感觉他有点不自信。每次他回答问题,或者我们或者是老师提的,他明明答对了,但是再第二遍再问他的时候,他就要么改了要么就是摇头说不知道。我想问这怎么办?而且,现在他几乎每天上学都会迟到,总是磨磨蹭蹭的,我都拿他没办法了。 在深入聊的过程中,我发觉了一些很有意思的问题。每天孩子幼儿园放学后,妈妈都会像是审讯一样地问孩子:今天在幼儿园玩儿得怎么样啊?跟小朋友好不好啊?老师表扬谁了?孩子就会一五一十地回答。比如孩子说,老师今天表扬了自己。妈妈都会反问道:是吗?孩子一下子就犹豫了,回应妈妈道:啊? 我当时问,你为什么要问孩子第二遍呢?妈妈说,有时候就是想要确认下,我就是感觉他不坚定。 这位妈妈明显对孩子不信任。她希望掌控孩子的一切,尤其她不相信孩子会很好,很乖,不惹事。妈妈偏于消极和不信任的习惯性回应方式,给了孩子一种强烈的暗示:你可能不那么好。 正是妈妈一次又一次对孩子的怀疑,让孩子无法体验到快乐、积极的情绪,反而有种莫名的恐慌,导致孩子不喜欢去幼儿园。因为,一旦去幼儿园,他就要承受的那种无助、消极的坏情绪的折磨。 我们可以试想,在工作的过程当中,有一个领导在你头上就经常问你,你这做得对吗?你再想想?你没有更好的方法吗?你真的做好了吗?如此,你真的有一天会怀疑自己。何况是自我评价还远不完善的孩子。 所以,我给这位妈妈的建议是,在生活当中把那些迟疑的语气、问号,都变成惊叹号,如:“是的,老师表扬你了,挺好的!不错呀!”“因为什么事表扬的你啊?这件事你做得确实很好!”重点是,妈妈给予孩子的回应,一定要传达出惊叹、肯定的意味。 不少孩子有这样的情况。如果你发觉自己的孩子常常会有消极情绪,有回避一些事情的迹象,那么就需要考虑,是不是你给孩子的信任太少,你传递给孩子积极的东西太少了。 孩子之所以回答问题迟疑、去上学要磨蹭,就是因为害怕。害怕什么?负面的坏情绪。这一点也再次告诉我们,孩子们生来就是向往美好、渴望正向生长的。只是我们缺乏对他们的信任,有意无意中伤害了孩子的自信心构建,给孩子的成长带去了不该有的阻碍。 父母太专制,孩子在对抗,请降低对孩子的期待 我有一个朋友,吃饭特别慢。也不是一口饭她需要嚼的次数比别人多,而是吃饭的中间,她会停下来,做点别的事情,歇一歇,然后再继续吃。别人 10 分钟能够吃完的饭,她一样都要一个小时左右。 她告诉我说,已经习惯了。小的时候,父亲对她特别严。尤其是在饭桌上,规矩特别多。不许剩饭,不许挑食,不许边吃边玩等。可是很奇怪,为了吃饭的事儿,父女俩“斗争”了近二十年直到自己出嫁,最终父亲也没能赢。 我跟她说,其实她是享受那种与父亲斗争的感觉。那样,会让她觉得有力量。 我遇到过一个父亲,是数学老师。他对儿子抱有很高的期望,尤其希望孩子数学方面的学习,要有不错的表现。孩子写作业,他有时间就会陪着。尤其是孩子写数学作业的时候,他必定要亲自监督,写完了还要严格检查。有意思的是,这孩子的数学一直是最差的一个科目。 ? 到最后,孩子对数学达到了厌恶的程度,一道很简单的题目摆在面前,他就是迟迟不能下笔,大脑习惯性地空白。其实,孩子不是真的讨厌数学,他讨厌的是父亲对待自己的监控模式。后来父亲放松了对孩子的监督,尝试与孩子好好沟通。在亲子关系得到了有效改善以后,孩子对于数学的无感困境,竟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 所以,如果你对孩子逼得太紧,而且发觉你逼得越紧,情况变得越糟糕,那就需要想一想,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上述常见的四种孩子“拖延”,简言之,问题都出在父母。甚至可以说,“拖延”二字本身就是不客观的,它是我们往孩子身上贴的一个标签而已。所以,要养出优秀的孩子,就要先尊重孩子。为此,我们需要不断学习,逐渐去读懂孩子的发展阶段和需求,这样才能让我们更加从容地去陪伴孩子成长。 |
相关专题:
育儿知识
相关资讯
- 给女儿讲讲什么是美
- 在孩子成长的童年时期,“我是什么样的人”是孩子们对自我和社会认知的一个重要的缩影。我是漂亮的、聪明的、可爱的、世界上最美的、神奇的、有趣的人……而且,我能证明自己。而大部分时候我们知道,他们对自我和社…
- 让孩子和大人都舒服的教育,你能做到吗?
- 送孩子去幼儿园回来的路上,遇到了小区里的张爷爷,张爷爷是个老教育家,如今90岁高龄,他在阳光下的健身器械旁边活动着筋骨,那一幕,有种夕阳无限好的暖意。我走过去打招呼,张爷爷笑着说,你怎么看起来那么憔悴?…
- 3~4岁孩子逻辑思维该如何培养?
- 生活中,如何有效培养3~4岁幼儿的逻辑思维? 人的逻辑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 由动作思维发展到形象思维,再依次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所以,逻辑思维能力也是从小就发展的,要让宝宝更胜人一筹,就培养宝宝的逻辑思维…
- 宝宝总粘着妈妈,这是为什么呢?
- “每天回到家,满地是玩具,到处堆满了绘本,耳边是娃一刻不停的妈妈、妈妈、妈妈......” “想在家看几页书、学会英语、贴个面膜?不存在的,属于自己的只有上厕所那几分钟!” “上厕所你以为就清静了?小孩会趴在门…
- 当甜馨遇上刘诺一,胖轩遇上王诗龄,他们竟然有这么多共同点..
- 随着《爸爸回来了》、《爸爸去哪儿》等一系列亲子节目的热播,新一代父母的育孩方式和10后小人精的各种萌态在受观众追捧的同时更为爸爸妈妈们带来了思考。这些孩子的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怎么就那么出色呢?其实,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