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匆匆忙忙间送儿子去幼儿园,还没有进门儿,就听见几个大嗓门的家长站在幼儿园门口吵吵闹闹。还以为是家长和幼儿园之间发生了什么,不由产生些好奇:毕竟现在幼儿园出了太多的问题,作为家长不由得如履薄冰,见不得一点风吹草动。 定神听了一会儿,很快就明白了:一个班的两个孩子之间在第一天晚上放学的时候,出现了推搡,一个孩子可能被另一个孩子推了几下,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和外伤,但是孩子认为自己吃亏了,哭着闹着回的家。于是第二天早上,这个孩子的妈妈和奶奶就不乐意了,送完孩子后,直接找到早上正在送另一个孩子的姥姥,说话间可能言辞激烈了些,这个姥姥也不乐意了,一通电话把孩子的妈妈叫了过来……于是,幼儿园门口就上演了一场激烈的“双人战”。 知道争执与幼儿园无关后,我松了口气,也没有看热闹的心情,当时转身走了。 到了晚上接宝仔的时候,在幼儿园门口等待间,就听见其他接孩子的老太太们正在议论早上发生的争吵事件,说是早上到后来“战事升级”,两个孩子的爸爸、妈妈、以及能来的隔代老人全都出现了,乱成一锅粥,最后110都出现了! …… 其实,孩子们之间出现推推搡搡,是很正常的事情。都是些五六岁的孩子,正处在无知无畏的状态,个个都是精力充沛的小淘气。而家长间能够把事情处理升级惊动到110出现,由此也可以推断出这两个孩子哪个是省油的灯? 我认为,孩子间的推搡要分两种情况来对待: 第一种情况:严重推搡,甚至出现激烈打斗,一方导致另一方身体出现异常:比如青肿、出血等; 第二种情况:孩子之间玩闹般你推我挡,彼此并无恶意,也无大碍。 冷静下来,第一种情况在幼儿园阶段几乎不会出现,这些至纯至真的孩子们,还不会有这样的恶意,也没有被暴力情节所渲染,更没有这样的体力去施暴。那么,排除了第一种情况后,第二种情况作为家长又该如何面对呢? 还是会有两种结果出现: 第一个结果:自家孩子吃亏了!第二个结果:别家孩子吃亏了! 不管那种结果出现,推搡间终归会有孩子出现所谓的“吃亏”。而不管哪个孩子吃亏,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家长怎会不心痛?但心痛之余,应该怎么办? 继续思考:什么叫“吃亏”?一定是孩子推搡间输了的一方,不服气又打不过,只有哭哭啼啼的跑到家人面前去。那么总会有这么一类型的家长,不满意于孩子的“吃亏”,一边恨铁不成钢般责骂自家孩子不顶用,一边摩拳擦掌要为自家孩子“出口气”。看着似乎“出口气”是帮助孩子,但长远看来呢?作为家长,管得了孩子一时,管得了一世吗? 另外,岂不正是因为家长这样的做法,才会让孩子遇到失败、遇到挫折、遇到吃亏,更加想不通、想不开、想不明白?随着孩子的逐步长大,要么过于怯懦依赖,要么过于争胜要强,不管怎样都不能够好好地自我调节…… 其实,当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家长不妨分三步来试一试: 第一步:接纳孩子的情绪,并试图平息或安抚孩子的情绪。 理解孩子的难过,给孩子一个结实的怀抱,给他一个温暖的亲吻,让孩子能够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力量,这是爱的力量! 第二步:引导孩子讲出事情的来龙去脉,允许孩子有适当发泄,并判断出孩子讲述事情时的情感导向。 孩子毕竟是孩子,详细的回忆一件事情并完整的陈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家长就会有询问,有引导,但切记是要努力让自己置身事外的引导,而不能带有明显导向。比如有的家长会直接问孩子:“他欺负你了是不是?”此言一出,家长已经为事情盖棺定论,就会很难让自己做到公正。 同时孩子讲述事情的时候,也难免对带有自己的情感在里面。家长要根据自己对孩子的了解,准确判断出孩子的情感导向。要做到不动声色的辨别,然后根据询问来判断真伪。比如孩子说:“他打了我好几拳,还踢我一脚,很疼!”家长可以先认同情绪,再询问:“太可恶了!他打了你哪里?”孩子一样会指出自己身体的某些部位,家长就可以有所辨别。我见过一个孩子说别的孩子欺负他,然后指着自己的肩膀处,说另一个孩子踢了这里。作为幼儿,能踢那么高的还真不多见(当然有些从小练武的另当别论)。这里不是说孩子说谎,而是孩子极有可能会记不清楚当时发生的情况。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会有好多种情况出现,不管怎样,作为家长,作为成人,一定不要冲动,感情用事。 第三步:等孩子完全平静下来,和孩子商讨如何解决问题,引导孩子给出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 总之,当孩子之间出现一些小的摩擦、争执,乃至推搡,家长的一贯做法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而家长的态度会决定孩子的前途! 而最为滑稽也最容易出现的结局是:孩子已经在里面握手言和了,家长还在外边闹得不可开交。 |
相关专题:
引导孩子
相关资讯
- 单纯地当个“妈妈”,别把你的职业身份带回家
- 一个当老师的妈妈带女儿去剪头发,女儿对她说:“要是妈妈是发型师,我就可以每天做发型;要是妈妈是面包师,我就可以每天吃面包;要是妈妈是导游,那就更好了,我就可以经常去旅游了…
- 收走玩具三个月,孩子们居然玩得更好!
- 现在的孩子,玩具是越来越多,而真正爱玩的玩具又真的没有多少,小孟也时常在想,是不是中了玩具厂商的广告圈套…… @MOMO妈则认为,宝宝不会因为没有玩具就发展迟缓!启发孩子创意的最好办法,居然是让他无聊!!!…
- 什么都自己来,是自我意识的萌发,家长认识错误,孩子就会走极端
- 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给猴子一些木板,让他们换糖吃。后来,木板没有了,猴子便用尾巴、手脚来换糖...为什么猴子会有这种可笑的行为,而孩子却不会用手脚换糖吃呢?那是因为猴子没有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就…
- 玩具只玩不收?快记住这个让孩子主动收拾的秘诀
- “跟儿子说了多少次要把拼图收拾好,他就是不听!” “每次收玩具的时候,我都要和孩子来一场恶战!” “我实在看不下去,不知不觉又替他给收拾了,可是到底该不该替他干呢?” “每天都要不停收拾孩子的东西,好累啊!…
- 宝宝晕车:你还在用晕车药?
- 假期出行固然是件很快乐的事,但如果你家孩子因为晕车只能忘车兴叹时,作为父母,你的心里是不是非常难受?别急,袋鼠麻麻今天就教你:缓解宝宝晕车的小妙招~~ 宝宝为什么会晕车? 晕车并不是病,是机体对超限刺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