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亲子教育 > 宝宝教育 > 正文

收走玩具三个月,孩子们居然玩得更好!

发布时间:2020-10-11 20:33 来源:www.roadlady.com 点击:0
现在的孩子,玩具是越来越多,而真正爱玩的玩具又真的没有多少,小孟也时常在想,是不是中了玩具厂商的广告圈套…… @MOMO妈则认为,宝宝不会因为没有玩具就发展迟缓!启发孩子创意的最好办法,居然是让他无聊!!! 请给孩子多些无聊的时光! 许多尽责的家长,总喜欢

现在的孩子,玩具是越来越多,而真正爱玩的玩具又真的没有多少,小孟也时常在想,是不是中了玩具厂商的广告圈套……

@MOMO妈则认为,宝宝不会因为没有玩具就发展迟缓!启发孩子创意的最好办法,居然是让他无聊!!!

请给孩子多些无聊的时光!

收走玩具三个月,孩子们居然玩得更好!

许多尽责的家长,总喜欢规划孩子有多采多姿的生活。去亲子馆玩、上潜能开发班、才艺课……即便闲赋在家,大人也义不容辞地陪孩子看书、玩玩具,就怕孩子愁眉苦脸地说:“我好无聊“……

但是,现在已经有不少研究指出,当孩子感到无聊时,往往是诱发他们内在潜能和创意的好时机!

孩子觉得无聊,和玩具的多少无关

著名的育儿学者萝拉?马可汗教授 (Dr. Laura Markham) 在亲子网站 Aha! Parenting中曾简明扼要地归纳了孩子觉得无聊的三个主因:

1、生活时间大多被电视、平板、线上游戏等3C娱乐产品占据,导致孩子独处时,手足无措。

2、生活太过于规律,常被满满的课程、活动占据,一旦缺乏预先计划和准备,孩子便茫然不知所措。

3、需要父母的注意和陪伴,跟父母抱怨无聊,只是一个手段。

为什么该让孩子适度地觉得无聊?

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的客座教授泰瑞莎?贝尔顿 (Dr. Teresa Belton) 女士访问了几位作家、艺术家和科学家。

受访时,不少受访者提及在年幼时、年纪稍长、甚至成年后,“无聊的时光”会让他们有机会静下来想想,自己最喜爱做的是什么,这段空白时间让他们有机会探索、发展自己的热爱。

当然,无聊往往伴随着孤单。

一开始孤单的情绪可能令人难受,但孩子的天性就是爱找乐子,随之而来孩子自己会想办法自我娱乐:胡乱编写故事、编歌曲、自弹自唱、自己演独角戏、画只有自己看得懂的图,或者到邻居家跟独居老人串门子。

“无聊的时光”除了让孩子有机会发挥创意、找到自己热爱的事物,最重要的是能学着自己掌握时间。

不用太多玩具,照样能养出聪明宝宝!

收走玩具三个月,孩子们居然玩得更好!

由于孩子天生容易无聊,所以儿童玩具推陈出新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了。而且现在的玩具都开始标榜“寓教于乐”,父母也就跟着相信:这些益智玩具真的可以帮助孩子越玩越聪明!但是下面的研究恐怕要推翻“玩玩具能让孩子更聪明”的粗糙假设了:

孩子不会因为没有玩具就发展迟缓

1990年,德国的两位公共教育系统的研究人员史提克 (Rainer Strick) 跟舒伯特 (Elke Schubert),与慕尼黑的一家幼儿园合作研究一项具有启发性的实验:

这两个人将幼儿园的玩具全数收起来,只留下必要的桌子椅子和毯子,让孩子在“没有玩具”的环境下长达三个月,并观察孩子们的行为与发展是否会有不同。接着,有趣的现象发生了:

第一天

孩子们的确百无聊赖,只能安静地看看窗外或是漫无目的走动;

第二天

开始有孩子把桌子搭成小秘密基地

第三天

孩子们的笑声回来了,他们已经可以自在地在桌子椅子间玩起追逐游戏!

随着实验进行天数越多,他们的游戏模式更复杂也更具有目的,像是扮起了家家酒、演起了戏、假装自己正在看一场精采的马戏团表演…等。

史提克随后根据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孩子并不会因为没有玩具就发展迟缓,这些受试的孩子们在这段实验的过程中,反而玩得更专心,也学到人际合作及发展出更棒的沟通技巧!

宝宝最好的游戏间就是家庭

其实,这样的研究结论也不至于太惊讶。毕竟不少家长都有过买了玩具回家后,宝宝却不太领情,或是对于玩具的外包装盒更显得兴致高昂的经验。

因为,宝宝是运用他们的五感来认识这个世界,而玩具所提供的只是辅助他们更安全地发展五感、促进小肌肉发展、训练手眼协调等。

要达成这个目的,其实也并非市售玩具不可:家里现成的饼干盒、各式各样的布料织品、饮料的瓶罐…等,都是可以利用的工具。

要知道,孩子总有把手边东西转变成玩具的无限创造力,只要在安全的前提下,日常生活小物都是可以达成这类发展目的的好工具。

少一点玩具,多一点无聊,父母可以这么做!

收走玩具三个月,孩子们居然玩得更好!

少一些玩具,多一些无聊,可能孩子能发展地更好,父母也可以参考下面的方式方法。

少一点玩具,孩子可能学得更好!

崇尚简单生活而声名大噪的英国作家贝克 (Joshua Backer),本身也实践着绝对不给孩子过多玩具的育儿哲学。他也在博客中列举了“少一点玩具”对孩子的诸多好处:

少一点玩具,在没有固定玩法的条件下,孩子更可以发挥创造力;

少一点玩具,孩子可以累积实际的人际互动经验;

少一点玩具,孩子更懂得珍惜所有;

少一点玩具,孩子更有心力去阅读、书写或发展对美的观察;

少一点玩具,孩子自然不容易养成喜新厌旧的恶习;

少一点玩具,让孩子有机会多接触大自然;

少一点玩具,换一个更干净清爽的居家环境…

确实,很多昂贵的玩具完全没有必要的,而且多数玩具都是父母及孩子的“想要”罢了。

与其让孩子陷在玩具的选项中跟自己的欲望拉扯,不如带孩子摆脱对玩具的依赖,协助孩子透过实际生活体验来学习!这才是给孩子一生受用无穷的能力。

孩子抱怨无聊,父母可以这么做

若孩子欠缺自我控住的能力,所以无聊时光也会让有些孩子做出行为“脱序”的事。因此,身为家长,仍然需要引导孩子善用“无聊时光”:

限制电视、平板等娱乐产品的时间

因为孩子若习惯性地被此类娱乐霸占,便减少独处、自省、自我发挥的机会。

花一点时间陪伴孩子

忙碌的你可以让他帮你一点公事或家事的小忙,如:身为教职的妈妈让大孩子帮忙改考卷、或是让孩子帮忙洗菜 (喔!孩子超爱,因为他们爱玩水)。

准备一个“无聊聚宝盆”

“无聊聚宝盆”里面可以有无数张纸条纪载无聊时可以做的小活动。

例如:拿卷尺量家里每一个空间的长宽。画一张藏宝图让下班回家的爸爸找宝藏。用废弃纸盒、纸板做一个小汽车停车场 ,或是洗个泡泡浴顺便用泡泡制造雪人……

这些点子平日家长无事时,想到便可顺手记下,放在一盒子里,然后孩子觉得无聊时,让他抽签选择活动。

MoMo妈说:

忙于家务事和公事的我,难免无法全力看照我将满三岁的女儿。几次不得已放任她哭泣、无视于她抱怨没有人陪伴,渐渐地会她和自己的玩偶说话、玩医生游戏、甚至自己读完简单的绘本。

以上研究学者的建言,对忙碌的我并不是救赎,而是提醒我:孩子的学习不仅来自正向的刺激和给予,偶尔放手让他们去体验尝试,也可收不同的效果。

学习不仅来自正向的刺激和给予,偶尔放手让他们去体验尝试,也会收到不同的效果。

参考资料:

1、http://www.ahaparenting.com/parenting-tools/raise-great-kids/intellegent-creative-child/boredom-busters-good-for-kids

2、http://www.huffingtonpost.ca/alyson-jones/kids-and-boredom_b_5686016.html

3、http://www.bbc.com/news/education-21895704

作者:MoMo妈

图文来自:母婴育儿问答

相关专题: 教育沟通引导孩子

相关资讯

孩子偷了东西,用爱来教育
诉说亲子故事,倾听家长烦恼,我是陈郁,欢迎您收听我们的本期的节目。 记得从知乎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鲶鱼兔子小的时候犯过很多错,有一次她拿了楼下商店的东西,那时候6岁的她只是知道自己喜欢这个,并不知
孩子喜欢在沙发后“藏宝”是怎么了?家长别太干涉,打扫卫生就好
还记得林志颖前段时间发照片吐槽说: 一时兴起想来吸个地板,没想到,将沙发拉开来后,当场目睹了惊人惨况,只见地板上满地杂物,扑克牌、橡皮圈、塑胶盖、纸张、玩具积木散落一地,家中的遥控器也被塞在其中。 林志
培养孩子专注力,做到这点比“不打扰”更重要
说起专注力,相信大家现在都已经知道了不打扰的重要性,孩子在认真玩时,不要在旁边问七问八的。可是,又有问题来了,明明大人和孩子的互动也很重要啊!到底什么时候不打扰,让孩子自己玩;什么时候又该和孩子互动呢?
这个妈妈的教育太有心机了!
1.饮水机事件 女儿快一岁时,对什么都好奇,尤其对饮水机的开关好奇,她外婆带着她很担心,一直看着并不停阻止,要知道这是很难的事,大人总有走开的时候,而女儿在学步车里是可以到处走动的。 于是我决定不用看着了
孩子打人、咬人、哭、撒娇、害羞等行为后的真实想法(父母必读)
孩子有很多打人、咬人、哭、撒娇、害羞等行为,每个行为后面都有和大人不太一样的原因,让我们解开所有的密码。 一、打人、咬人 孩子总喜欢打人、咬人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原因1: 可能孩子对小朋友的安全感建立得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