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急速传播。现如今有关死亡话题,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但我们中华民族其实从来都是很忌惮死亡这类字眼的,这种冲击有时会让我们有些茫然无措。还记得小时候,我第一次在奶奶寿辰时祝福她“永远不会死”时,家里人的一脸惊诧,母亲为此很是严厉地教育了我一通,从此以后我认识到:对待别人,尤其是长辈,死这个字眼一定要用另外的词语代替,例如“长寿”、“长命百岁”。 我们那一代是如此情况,如今我们的下一代是不是就没有这样的忌讳了呢?其实还是存在的,记得前段时间朋友给我讲了一个事情,他儿子所在学校的一位老师可能是因为抑郁症,在同学们在校期间自杀了,于是,学校为了防止有集体自杀事件出现,专门放了几天假。但孩子们似乎对此觉得很好奇,甚至朋友的孩子告诉他,他们同学还说下次考试考砸了也来自杀一下,这样就不用挨父亲打了。听到这个事情之后,我更加坚信,很多问题,回避无法解决,或许以前信息封闭的年代,我们可以通过封锁消息避免让孩子知道这些有关死亡的信息,但现在显然已经不可能了。所以,对于现在的孩子,我们真的应该帮他们补上“死亡教育”这一课。
下面我们来仔细说说这个死亡教育。 首先,有关“死亡教育”我们该何时向孩子传输呢? 在我们的概念里,总觉得孩子还小,太早和他们讲死亡,会吓到他们引起悲观绝望,顺其自然,他们自己就会知道了。其实不是这样的。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三四岁其实就开始有死亡的概念了,虽然心智不够成熟,但随着接触的事情越来越多,孩子自己就会发觉有生老病死这些现象,如果我们一味地回避,不去正确引导,那孩子很可能会产生对死亡错误的认知,例如认为只是一种游戏,或是错误的归纳了死亡的原因,这些都可能对他们一生都有不好的影响。因此从三四岁开始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最开始我们该怎样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其实现在的书籍丰富,极大的帮我们解决了这个大问题,三四岁的孩子刚开始了解这个概念时,可能并不是很清楚死是个什么状态,死之后会怎样,那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讲故事、或是看图画书来告诉孩子,这样孩子可以很形象的了解死究竟是怎样的,恰当的故事也不会让孩子对死亡产生不该有的恐惧。记得有一本丹麦作家写的绘本叫做《爷爷变成了幽灵》,就非常恰当且生动的将死亡呈现在孩子面前,让他们清晰的意识到生命的开始和终结。所以父母们可以尝试去借助书籍帮助幼儿来了解死亡。 再次,直面死亡时,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现在有关“自杀”“谋害”“冤死”的字眼满天飞,我们不可能让孩子回避这些,甚至很可能就发生在孩子身边,如同节目一开始一个朋友给我讲的那个老师自杀的事情。所以帮助孩子正视死亡事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否则就可能出现“效仿”,例如8岁孩子因为被父训斥而反锁房门自杀,15岁少女因与男友分手而伤心跳楼等悔之晚矣的例子。当有这样的信息出现时,我们要帮助孩子分析事情的原委,让他们发觉通过这种极端的情况并不能解决事情本身,反而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这样孩子就不会轻易去效仿,反而会逐渐形成自己的分析判别能力。 最后,我们来说说恰当的死亡教育可以带来的好处。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动力去做事情,是因为觉得明天和今天是一样的,还有那么多明天,为什么一定要今天去奋斗呢,孩子也是这样。通过死亡教育,不仅可以让孩子,也可以让我们发觉,生命的始终可能我们自己真的无法掌控,因此更珍惜今天和当下,更珍惜眼前存在的生命和情感。这样也会让孩子们觉得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其实还有许多好处,由于时间关系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
上一篇:对孩子说“不”,没关系!
下一篇:提高免疫力的吃法—白菜篇
相关资讯
- 孩子,生活中不只是“赢”
- 孩子也许并不知道输赢的真正意义,也不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大道理。在他们眼中,输赢的结果很重要,不管是和爸爸比谁跑得快,没有领先跑到终点,还是和小伙伴玩游戏,输了主动权,都有可能让他们大哭一…
- 9岁女孩在TED的演讲,简直不可思议!
- 一、长大以后,我要当个快乐的人 当你还小的时候,你常常被问到同样一个问题,实在有点烦。“你长大以后想成为什么?”大人们都希望听到的答案是:“我要当太空人”“我要当医生”。你们大人的想象力真的是…… 小孩…
- 别让孩子和你一样,辛苦一生却碌碌无为。
- 这就是非常有趣的《推迟吃棉花糖》的试验。 20世纪70年代,在WalterMischel的策划组织下,美国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基地内进行了著名的“延迟满足”实验。实验人员给每个4岁的孩子一颗看上去非常好吃的棉花糖,并告…
- 孩子情商教育,请先从尊重他的情感开始
- 孩子们到了5、6岁,感情上发生了变化。 他们逐渐超出了低龄儿童的喜怒哀乐,感情生活变得日益复杂。低龄儿童不在乎阅读的方式,也不在乎流出的鼻涕有多难看…… 但五六岁的孩子就开始意识到,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自己…
- 情绪忧郁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远超你的想象
- 我们今天先给大家讲几个是有关有关母亲情绪对孩子影响的研究。 戴维森和福克斯在1982年的研究中,在向其中一组婴儿播放表现出愉快情绪的录像同时,用脑电图来对婴儿的变化进行监测,结果发觉,他们的左脑就会变得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