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亲子教育 > 宝宝教育 > 正文

对孩子伤害最深的3件事:离婚、吵架和……

发布时间:2020-10-11 12:13 来源:www.roadlady.com 点击:0
你可能想不到,有心理学调查显示,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排名前三的, 竟然依次是父母离婚、父母吵架和自己的尿床问题。 尿床也称为夜遗尿,指的是5岁或以上的儿童,在睡眠时不自觉地排尿现象。数据显示, 5岁时有15%~20%的孩子尿床 ;7岁时有10%的孩子尿床;到了10岁只剩5

你可能想不到,有心理学调查显示,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排名前三的,竟然依次是父母离婚、父母吵架和自己的尿床问题。对孩子伤害最深的3件事:离婚、吵架和……

尿床也称为夜遗尿,指的是5岁或以上的儿童,在睡眠时不自觉地排尿现象。数据显示,5岁时有15%~20%的孩子尿床;7岁时有10%的孩子尿床;到了10岁只剩5%的孩子尿床,其中男孩多于女孩。

尿床后的孩子,他们的感受是什么呢?

有段孩子尿床后的心理描写,可能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突然一下醒来了。身子下面的温热感也一下子变得十分明确。一个意识猛然跳到脑海里:尿床了!

他用手摸着褥子,证实着尿湿的面积。情况真使他害臊和不安:褥子几乎都湿了,并且湿得很透,能绞出水来。他一动不动地躺在湿乎乎的褥子上......”

这是一个孩子尿床后的痛苦,他不想这样,却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特别是第一次尿床的孩子。他们可能会恐慌,不知所措,向爸爸妈妈求助。

如果得到的是安慰和接纳,也许尿床在他们心里就不再是个事。以后可能会有反复,但不会因为尿床而羞愧和否定自己。

但是,如果家长因尿床而过分指责孩子,很可能加强孩子脑中的夜遗尿信号,使尿床次数变得日益频繁,甚至更为严重。

孩子尿床是件小事,爸妈如何做到正确对待才是大事。

不把它当成问题,它就不是问题。

孩子能非常敏感地从大人的态度里,觉察到自己是被接受还是被嫌弃。

如果家长因为孩子尿床感到心烦,忍不住去指责孩子;还有的家长觉得这是好笑的事情,当着外人面笑话孩子。这两种做法都是完全错误的。孩子很有可能因为尿床,而畏羞、焦虑、反叛、精神不集中、对社交活动退缩,甚至不敢参加任何需要在外间过夜的活动。

孩子偶尔尿床了,家长该换洗的就换洗,试着控制自己的情绪,记得拥抱安慰孩子,可以和他开个小玩笑,让这个事情尽快过去。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尿床的现象基本都会自然消失。

另外,我们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孩子解决尿床的问题吗?英国超级育儿师凯瑟琳,也给我们分享一些小秘诀:

孩子们当天最后喝的东西,最好是吃晚饭的时候喝的,尽量不要让孩子在睡前90分钟内喝任何液体。

凯瑟琳还分享了她特别的小方法:让孩子分两次上厕所。

? 给孩子讲两个睡前故事,当第一个故事讲完后,可以先让孩子去下厕所,“清空”膀胱后,然后再给孩子讲第二个故事。

? 当孩子听完故事后,逐渐入睡了,家长可以给自己定一个小闹钟(建议是4小时后),然后离开房间。之所以定4个小时,是因为这是孩子进入第一次浅睡眠、还未进入深度睡眠的时间。

? 等4个小时后,也就是在孩子进入熟睡状态前,再让他去一次厕所。这次去厕所,不要完全弄醒孩子,上完厕所可以不用洗手,不要让孩子变清醒,让他能在之后顺利进入梦乡。

? 这时到孩子睡醒,差不多还有8个小时,如果孩子膀胱功能良好的话,再次醒来后是需要上厕所的。这样慢慢让孩子养成习惯,就不会尿床了。

如果孩子5~6岁以后,还有较频繁的尿床现象(1周超过2次),建议家长带他们去医院做相关的检查。因为这个年纪的孩子,已经准备进入小学了,如果还有尿床现象,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和人际关系,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心理状态。

相关专题: 尿床

相关资讯

“洗次碗,1块钱”,这么做对吗?
父母让孩子做家务,不仅是为了给自己分担,也是想尽早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如果孩子的积极性没有被很好地调动起来,慢慢地,他会开始对父母的要求厌烦,甚至开始有逆反心理,这是我们都不想看到的。 这个问题该
孩子第一次“偷窃”,你一定要做对这5件事
可能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带着孩子逛超市,等出来的时候才发觉,孩子的手上还抓着没有付款的玩具...... 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包里偶尔会有一些来源不明的小玩意,被问到,孩子就说“拿了同学的”...... 想起“小时
父母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情商
无论是紧张、淡定、愤怒、内疚、喜悦或者悲伤,育儿的过程充满了父母情绪和孩子情绪的碰撞。作者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培养孩子的情商,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情绪的管理-- 父母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是最重要的 哈佛大学心
除了中文儿歌,宝宝还可以听什么音乐?
很多家长会给宝宝听儿歌,尤其是等宝宝 1 岁多开始说话以后,更会有意识地教宝宝唱儿歌。但其实, 除了儿歌,尤其是中文儿歌,宝宝能听的音乐种类还有很多。 宝宝可以听哪些类型的音乐? 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歌曲 单从儿
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 家长们需要这些小建议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切沟通交流的前提。家长是家教的实践家,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除了关注孩子的生理上的成长以外,心理上的成长也是每个家长都不容忽视的地方。 当父母总是希望把自己的经验强加在孩子身上时,当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