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将至,对待粽子吃与不吃,继承传统做与不做?又摆在了国人面前。如何
美食、健康两不误?中医专家们给出了答案:粽子湿气重尽量少吃且需要巧吃,佩中药香囊可行,但要就讲究。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在中国南北粽子的种类繁多,至于吃粽子,则主要食用糯米。按照中医理论,糯米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的功效。
“一些脾胃虚弱的病人多吃糯米有一定的补益的效果,但是糯米粘性很强,进食后极易生湿,所以湿气重的地区的人们,尤其是病人不宜进食过多糯米制品的”,中国湿气重地区的人们尽量少食用粽子,如要食用则最好能加入红豆薏仁等化湿的食物,这样才更符合这个时节的养生。
端午吃粽子情节,对于中华民族来说难以割舍,这既是民俗也是节日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品。如今,超市里卖的各种粽子,有打健康牌的、有传统的、有改良的,也有粽子演变成了低蛋白、低纤维、低维生素的三低食品,且高热量、高糖、高脂肪对健康的影响也不可小视。
如何巧吃粽子?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营养师余婉婷表示,最好趁热吃,注意替换同样重量的主食,同时多吃蔬菜,保证
膳食纤维的摄入。
当然,余婉婷提醒对于有高脂血脂、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胃肠功能较弱的人群而言,粽子这样的食物要谨慎。
蒲剑艾旗忙半日分来香袋与香球。与吃粽子一样,佩香囊也是端午不可或缺的习俗。一般在配香的香囊内装的艾叶、佩兰、茵陈等中药,这个香囊用起来是很有讲究。
“挂艾叶辟邪驱虫或燃烧艾叶驱赶蚊虫的习惯。其实际上是发挥艾叶挥发油的多种功效:抑菌、喘以及驱杀蚊虫等”,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中药科赵岚表示,作为香囊佩戴,艾叶久置后挥发油散失过多,而新艾因含油量高,闻起来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因此一年左右的艾叶足以。
“五月五,驱端午。”端午节又叫“五月端”。民间认为这是整个热天的开端,寒热交替、各种“毒虫”开始活跃,这些都可能给人们带来疾病困扰,需要采用一些方式祛除“病邪”。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主任罗伦表示,在端午节佩戴香囊还是饮用雄黄酒等方式来促进身体健康,达到防病驱邪的目的。
不过,罗伦提醒在医生的长期治疗中发现不少病人乱用雄黄酒,他们以为这样就可以防病解毒,但是错误的服用很容易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的症状。
如今端午节,这些古老的习俗正在被大家慢慢地遗忘。罗伦表示,因为这些传统习俗中很多都涉及使用中草药,所以并非人人适合,而应该根据个人体质辩证地采用相应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