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者姓名:小松 性别:男 年龄:16岁 学校年级:高一 小松自述:“我来这里是因为老师非要我来不可,我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教师总是看不惯我,我也是经过努力才考入高中的。初三时我花了很多时间在学习上。很庆幸自已考得不错,所以进了重点高中,只是因为刚进高一我想稍微休息放松一下,所以目前成绩确实不行,但我正在努力调整改变。我觉得老师对我一直心存偏见,我想跟我的成绩有关系。我这个人比较直,如果我觉得不对或者没道理就会提意见,否则憋在心里很难受。上节课,老师让我们背诵历史年表,这些东西一查书就知道了,把它们全部背下来,不是很傻吗?我跟老师表示了我的想法,老师坚持说我在故意捣乱,他越是这样说,我就越要跟他争辨一下,何况同学们也很支持我。班主任没少跟我谈话,我几乎天天都要在老师办公室里呆上一段时间......" 咨询师问:“你发表了很多意见,你是否愿意让这些意见得到重视?” 小松答:“我当然希望他们尊重我的看法,尊重我发表建议的权利。” 咨询师再问:“那么当你在课堂上发表这些观点,并与老师争论时,是否想到过尊重其他同学上课的权利呢?” 小松答:“我只管我自己的痛快,并未考虑其他的同学的感受,也许在欢呼声背后,不是每个同学都喜欢我。我还需要多了解一些其他同学真实的看法。” 咨询师提醒:“不迷信权威固然好,但要注意合理表达建议,以帮助自己提高,否则适得其反。” 咨询师分析: 小松表现出来的是逆反。 逆反是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状态。青少年中常会有个别人就是“不受教”、“不听话”,常与教育者“顶牛”、“对着干”。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状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另一方面,逆反的背后也说明了当事人很有勇气和信心,这种敢于挑战权威的人生态度如果得到合理的激发,将有助于一个人潜力的发挥,也就是说合理激发逆反也能带来不少益处。 其形成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 (1)从主观而言,青少年正处于“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感成人把自己当“小孩”,为表现自已的有能力,就对任何事物倾向于持批判态度。 (2)客观方面,教育者的可信任度、教育手段、方法、地点的不适当,也往往会导致逆反。 咨询方案: (1)相互理解。学着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长辈的行为,大多数时候长辈的?嗦和批评都是善意的,都是出于对你的关心。同样老师、父母也是凡人,也会认识不全面、犯错误、误解人 ,只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理解他们,可以减少因为逆反产生的冲动。 (2)学会合理的沟通方法。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是金子总会发光,不能得理不让人,过分逞强,盲目对抗,这只能使事情变得越来越难处理。合理的沟通方式有助于带来交往中的双赢。可以尝试更合理的方式,比如单独与老师聊一聊,写一封短信表达你的意见等等。 (3)克服偏见的不良影响。先入为主的印象一旦产生,方方面面都要受到暗示和影响。如果 发现自己经常性有无名火气,就要冷静下来想想看,是否偏见在作怪,不要无端端变成偏见的牺牲品。 (4)学会宽容和适应。在改变环境和改变自己中,选择后者往往更容易完成。所以要经常提醒自己,遇事要尽力克制自己,突显自己的个性并非是通过与他人的对抗来实现的。同时为了提高上的适应能力,应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在活动中与不同个性的人学会交往,发展兴趣,展现真正的自我价值。
|
上一篇:修养重于知识
相关专题:
青春期心理
相关资讯
- 幼儿教育 积极看待儿童的逆反心理
- 幼儿教育对每一对父母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经常有年轻父母抱怨自家孩子不听话,甚至有了逆反心理。其实这种情况是正常,如何正确看待逆反心理呢?作为父母首先要了解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许多父母发现自己的孩…
- 这些情况下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 这些情况下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这些情况下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并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一般地说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容易诱发人的逆反心理的产生: 1、企图标新立异 青年处于性格形成和寻找自我的时期,通过否…
- 逆反心理VS脾气倔强
-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青少年中常会发现个别人就是“不受教”、“不听话”,常与教育者“顶牛”、“对着干”。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
- 家长如何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
- 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如何产生的 从小学进入中学对孩子是一个飞跃。他们认为自己已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了,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他们一方面想摆脱父母,自作主张;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家庭。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
- 强烈的性幻想是病吗?
- 这是不是有点荒唐?我想很少有人能够接受,至少没有人敢于在丈夫面前公开承认。你可以说这种见解是荒唐的,至于敢不敢承认是另外一回事,但是你不能由此而抹煞这样的事实:根据性学专家的调查,有相当一部分女性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