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经济如何不景气,人们从不放弃美丽的梦想,从经济史上有趣的裙摆指数与口红指数更可看出。
裙摆指数是美国经济学者乔治泰勒提出:「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
口红指数则是雅诗兰黛集团前总裁李奥纳多兰黛发现,口红销售量在不好的年代如1990年代美国经济衰退期、和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中,却逆势热销,他认为这表示「经济萧条的时候,女人没有钱买其他昂贵的护肤品,但口红总还买得起。愈是经济不好,人们愈需要购买廉价的消费物让自己活得开心。」
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理论也指出:「能够以最小的成本,买到最多东西,就是真本事!」也就是说:经济愈不景气,愈要精打细算。
别忘了,「伤害」才是最大的成本
身为资深皮肤科医师,台湾最大美容医学会的教育主委,我有能力也有义务帮各位打个算盘……
常常跟门诊患者聊天:「打一次飞梭雷射只要一千元,是不是很便宜?」
没有不纷纷点头的。
然而接著问:「如果是个笨蛋动手,把你的脸打烂了,修復回来要十万元,这样『成本』很高?还是很低?」
这时开始有人醒转了——「瞎搞的草药未必比高品质的人蔘便宜」。
继续追著问:「就算是高手医师操刀。你猜猜同样的雷射治疗施打在敏感皮肤或一般皮肤,结果会一样吗?」
这时他们才恍然发现「即便确定了药物品质,儿童与成人剂量也不会一样」这个浅显道理。
再怎么盲目爱美的人都清楚,错误治疗必然损伤健康。以健康为代价的美丽是不长久的。况且皮肤受伤接踵而来的发炎、反黑、痘疤乃至于溃烂……在在都是美丽的大敌。
每週一次雷射,又省时间又省钱?
理论上「医学美容」应该是「传统美容的医疗版」,换句话说,医师们认为「医学美容比较有证据」……但!是!
根据几年来我对初诊患者的粗浅调查,民众心目中「医学美容」的定义是:「比较快、非常快、特别快!」以经济学角度「翻译」就是:「医学美容比较快,比较节省时间。整体来说,甚至比较节省金钱。」
接受这个错误的「翻译」,许多业者惯用说词如「与其擦很久的保养品,不如一次果酸换肤来得乾脆」、「保养品使用过程又缓慢又没效率,不如改成净肤雷射持续保养,还比较省钱」就会因此出现……然而各位难道都不曾疑惑?
首先是「保养品保养」与「雷射保养」之间的逻辑谬误。保养品的目的与手段都是「给予某种成分」,雷射强调的则是「先破坏,后建设」。一个是「给予」,另外一个是「(适度)破坏」,无论如何,二者对生物体的影响绝不可能一样,当然绝不可能相互替代!
然而民众甚至是从业人员都认为「是一样的」,以为「这样成本最低」。但万一伤害身体,成本如何计算?谁来为民众把关?
快刀斩乱麻,小心割了手!
最近有两个新闻刚好提供反思:有人为了除皱而注射玻尿酸、打肉毒桿菌,却造成失明或暂时不能捐血。失明事件并非首次发生,暂时不能捐血也不让人意外。
相对于传统美容,医学美容应该是「依据医学理论,医学伦理与医学证据所完成的美容服务」。换句话说,医学美容就是美容医学,就是「医学知识与医学手段应用在实用领域」。如果各位理解这个事实,必定理解「医学治疗绝对有风险」的道理。
至于「比较快、非常快、特别快」的说法,我的回答是:医学美容既然比较快,当然表示「作用更强」。杀鸡用了牛刀,当顺手或正确使用,的确是乾净俐落;万一失手了,说不定就割到手指,甚至剁断手臂。
因此我必须再度重申:医学美容必须依照医学伦理、知识与证据,才有资格称为「医学」。
医学的最核心定义就是「正确诊断、正确治疗」。实际地说,「最低医疗成本」必须是「把病治好的最低代价」。医学美容也一样:除了最低的金钱价格,这显而易见的影响因素,还有医师的训练资质、药物品质安全、仪器稳定可靠、不能伤害身体……等许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不能伤害身体」。想要不伤害身体,首先要作到的就是「正确诊断」。
以各位最信任的「肝斑左旋C美白保养」为例,至少必须包括「正确诊断为肝斑」、「正确判断患者皮肤接受酸性导入后仍有能力復原」,因为左旋C就是抗坏血酸、「术后再度诊断,确认酸性伤害程度没有伤害患者皮肤」……这几个基本项目。肝斑往往伴随轻微皮肤发炎;这也意味著患者皮肤耐受性较低,未必能够承受左旋C的使用,遑论杏仁酸、胺基酸、果酸……甚至是雷射、脉冲光!
然而肉眼无法判断「敏感肌」存在与严重程度。
医师与患者无法确定疾病是否存在,当然难以评估治疗安全与风险。随著敏感肌肤群体愈来愈多,治疗后发生不可预期纠纷必然成为常态。无法准确评估的医学美容治疗不仅伤害医界,更会重创患者。
「持续追踪监测,反覆放大对照」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我几次与医界前辈聊天,对于「美容医学勇敢的前进著」这现象亦喜亦忧。喜的是愈多人勇敢尝试,美容医学的进步愈快;忧的是盲目前进的勇气,伤害的比获得的更多。
医学确实不断进步。每个「进步」背后都是许多医师、许多患者临床摸索后的改进——换句话说,医师不断记录并比对治疗效果与风险,然后不断改良药物与治疗效果,并减少相关风险。即便只是「角质纹路损失程度」这么简单的依据,都可以从术前术后都留下显微影像纪录,然后反覆比对来看出。初步评估患者皮肤的损伤状态。
只挑选「角质纹路依旧正常」的案例给予治疗;治疗后依「角质纹路受损程度」评估治疗强度是否足够。一段时间后追踪「角质纹路修復状态」,还可以知道治疗强度是否过度,皮肤能否修復。几个图相数据反覆对照,你的治疗安全将更有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