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老人一般早上不适宜糖友进行运动,因为早晨气温比较低,糖尿病患者遇到冷空气刺激血管,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病。餐前锻炼身体有可能引起血糖波动,可能因延迟进餐造成血糖过低,也可能因没有服药而使血糖过高,糖尿病老人该如何护理呢?定期检查肝肾功能,降糖药物一般是在肝内代谢、经肾脏排出,而老年人的肝、肾功能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下降,还有些老年人原来就有慢性肝病及肾炎病史,因此,用药前应先检查肝肾功能,当肝肾功能不良时应慎重选药;在确保总热量平衡的前提下,采取少量多餐,多吃含纤维素较高的粗粮、麦胚、豆类及蔬菜等,每日每人食物纤维的摄入量不低于35克,对于已有较重并发症的高龄患者不必过分限制饮食,那么糖尿病老人日常护理方法有哪些呢? 一、症状护理 1.感染的护理:指导病人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全身和局部清洁,加强口腔、皮肤和*部的清洁,做到勤换内衣。 2.肢体麻木、疼痛的护理:注意保护足部,鞋袜不宜过紧,保持趾间干燥、清洁。经常检查有无外伤、鸡眼、水泡、趾甲异常等,并及时处理。剪趾甲时注意剪平,不要修剪过短。应禁烟,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3.眼部病变的护理:出现视物模糊,应减少活动,保持大便通畅,以免用力排便。视力下降时,加强日常生活的协助和安全护理。 二、一般护理 1.生活有规律,身体情况许可,可进行适当的运动,循序渐进并长期坚持,运动方式可结合病人的爱好,老年人以散步为宜,不应超过心肺及关节的耐受能力,否则会导致并发症。 2.让病人明确饮食控制的重要性。计算标准体重,控制总热量。严格定时定量进餐,饮食搭配均匀,分配一般为1/5、2/5、2/5或1/3、l/3、l/3. 3.注射胰岛素病人的护理: (1)胰岛素需置于0-5℃冰箱存放。 (2)抽吸胰岛素剂量必须准确,抽吸时摇匀并避免剧烈振荡。 (3)观察和预防胰岛素不良反应,如低血糖反应、胰岛素过敏及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 (4)两种胰岛素合用时,先抽吸短效胰岛素,后抽吸中效及长效胰岛素。 4.按时测体重,必要时记录出人量。 5.每日起居应有规律,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6.病人易产生焦虑,应鼓励病人,坚持控制血糖,可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并给予精神上的支持。 三、健康指导 1.饮食护理: (1)定时定量进餐,避免进食时间延迟或提早,避免吃糖。 (2)避免吃浓缩的碳水化合物,避免饮用酒精饮料,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 2.胰岛素使用法: (1)指导所使用胰岛素的作用时间及注意事项。 (2)指导低血糖反应的紧急处理,食用糖水、高糖等。 3.指导病人掌握正确的尿糖及血糖检查方法。 4.足部护理: (1)定期检查足部皮肤,以早期发现病变。 (2)促进足部血液循环,以温水浸泡双脚,时间不可过长,5分钟左右,冬季应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冷空气中。 (3)以润滑剂按摩足部,避免穿过紧的长裤、袜、鞋医学|教育网整理。 (4)避免穿拖鞋、凉鞋、赤脚走路,禁用暖水袋,以免因感觉迟钝而造成踢伤、烫伤。 5.身体清洁: (1)勤洗澡,不可用过热的水,以免烫伤。 (2)女病人*部用温水清洗,以减轻不适。 (3)*部及脚趾皮肤避免潮湿,应随时保持干燥。 6.适当的休息,睡眠时间以能够恢复精神为原则。 7.运动可减少身体对胰岛素的需要量,依病人喜好和能力,共同计划规律运动,鼓励肥胖病人多运动。 8.保持情绪稳定,生活规律。 9.按医嘱服用降糖药,定期复查。 以上是漂亮女人街小编介绍的糖尿病老人日常护理方法的内容,本网老人疾病安全小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老人糖尿病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哟! |
上一篇:老人被骗不听劝怎么办
相关专题:
老人安全
相关资讯
- 老人沉迷直播如何处理?可以试试这些方法
- 智能手机上拥有很多的东西,不仅有小视频,还能直接在上面购物。尤其是一些老年人,非常喜欢在直播间里面购物,认为这些商品的价格很实惠,质量方面也能接受。下面跟小编一起看看,老年人沉迷直播如何处理? 对于长…
- 发作性睡病饮食护理方法是什么?掌握这些原则很重要
- 发作性睡病多发生在青少年和儿童人群,除了正常的睡眠时间之外,可以在不同的场所以及时间内进入到睡眠状态,自己无法克制住这种行为,每次可能会持续几分钟或者几小时。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发作性睡病饮食护…
- 留守老人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
- 在当代,一些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现状令人堪忧。他们没有养老金、没有医保、子女在外地打工,留下儿女托老人抚养,甚至几年回一次家。留守老人正经历着痛苦和艰辛,应当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留守老人心理健康问题有哪…
- 老人不肯带孩子的心理
- 有人说,婚姻中最怂的时候就是没人帮忙带孩子。可是,即使有老人帮忙,隔代教育的差异并不利于孩子成长。下面,小编带大家了解 老人不肯带孩子的心理 。 小孩子都是比较调皮的,不要说老人不喜欢带孩子,很多年轻人…
- 独居老人养老方式之社会机构养老
- 社会机构养老。在独居老人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时,应考虑到社会上的养老机构如养老院、老年公寓养老。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愿意到社会机构养老的老人仅占老人总数的16.1%,这其中的原因,除了对养老机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