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第一次坐飞机,看安全宣教的视频,说出现紧急情况时,氧气面罩掉下来时,要先给自己戴好,再去给孩子戴,我心里是蛮困惑的。 我们的教育,从小就教我们要见义勇为,甚至舍己为人,在紧急情况下,不是应该先帮别人戴吗?更何况坐旁边的还可能是自己孩子,难道不应该先帮孩子戴上吗? 这个困惑保持了很久,直到后面在医院上班了,在急救培训时,也注意到流程里的一个细节:发现有人倒地后,第一步并不是冲上去查看患者,而是先确认现场环境安全,再做施救。 这比较容易理解,如果倒地的人是因为触电倒地,不先确认现场环境安全直接冲过去救人,结果可能不是救人,而是自己也会跟着倒地。 理解了这一点,对飞机上的那个困惑也就消失了,如果自己没有戴好氧气面罩,自己都处于随时因为缺氧失去意识的状态,又怎么能有效地帮别人呢。 所以经历了那次急救培训,想通了那个问题,就建立了这个观念:在救人前,先确认自己的安全。 同时也意识到,我们以前接受的宣传教育是存在问题的,比如教孩子从小要见义勇为,要和坏人坏事做斗争,甚至把十几岁的孩子救火牺牲的事当作英勇事迹做广泛宣传。 最近有个很让人很痛心的新闻,很多人可能也看过,重庆8个小学生一起在河滩边玩,1个不慎落水,剩下的7个去救,最后全都落水了,被捞上来时,都没有生命气息了。 我们不知道后面这7个孩子具体是怎么落水的,是一个救一个地下去,还是一起跳下去救的?我们也无法知道这些孩子在决定下水去救同伴的那一瞬间,是什么想法驱使他们走出了“勇敢”的一步。 但这个悲剧凸显了那个观念的重要性,如果有人告诉过这些孩子:救人前,请一定要先确保自己的安全,这个悲剧很可能不会波及8个家庭。 和其它的急救情形一样,针对溺水者的救援,施救人同样需要先确认这个原则:要先确保自己的安全。比如《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这篇文章的指引这样说: 对于未经过训练的人,如果可能,是要尽量避免下水救人。安全的救援方式包括在岸上把竹竿、树枝之类递过去,或者把绳子或救生圈之类的东西丢给落水的人。 再比如在溺水的生存链的这个图里,把人拉出水是在先提供漂浮物之后,而且也是在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才可以做的事。 这是因为下水救人是一件很危险的事,落水者在慌乱之下,会紧紧抓住任何可以抓住的东西,施救的人如果游泳技术也不那么好,结果很可能是自己也陷入慌乱状态,最后两个人同时溺水,所以连大人下水救人都要非常慎重,更别说孩子了。 但这一点很多家长自己都不知道,很多家长自己也没有「救人前先确保自己安全」这个观念,自然也就不会告诉孩子们了,相反,我们的舆论宣传得更多的是那些见义勇为甚至舍身救人的英勇事迹。 孩子们心里没有安全的观念,只有救同伴的本能以及要勇于救人的观念,就很容易在危急关头做出危险的选择,然后导致这样的连环悲剧。 每一个孩子,从咿呀学语学语开始,被家人捧在手心呵护着一点点长大,好不容易读书上学了,他们的人生像一朵朵正等着绽放的花苞,然后就因为去救自己的同伴而一个接一个沉入了水底,一个个家庭就就这样支离破碎了。 所以要减少这样的悲剧,除了做好溺水的预防措施,也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任何时候,救人前,请先确认自己的安全。 |
上一篇:喝完咳嗽糖浆能不能马上喝水?
下一篇:把孩子独留车内,到底有多危险?
相关资讯
- 把孩子独留车内,到底有多危险?
- 有的是因为粗心把孩子遗忘车内,有的是因为没有意识到孩子独留车内有多危险,或者把孩子放车上去办点事的情形。就把生病的孩子反锁在车里了。因为很多人都经历过孩子没人带自己却要上班的窘境。把孩子留在车内怎么会有…
- 孩子一边吃饭一边看iPad,要担心消化不良吗?
- 答:不需要进食其实是一个挺复杂的过程,如果饿了,看到吃的,可能已经开始口水泛滥了,口水增多其实是唾液腺在为咀嚼和消化做准备。我们能感知到的是唾液,但实际上,吃东西时,胃、肠液、胆汁、胰液的分泌都会增加,以接纳…
- 「玩鸡鸡」「摸私处」面对?孩子这些「羞羞的癖好」千万不要这样做
- 近期丁香妈妈有收到妈妈们的留言,诉说关于娃那些「实在羞于说出口」的「怪癖」:宝宝2岁多,总是爱拨弄自家的「小鸡鸡」,还会勃起…
- 2 岁左右的孩子总是说错词,比如把猫叫成狗,正常吗?
- 「外延过窄」(underextension)则指当年幼的儿童刚学会单词时,他们有时会过于狭窄地使用它们。比如1岁多的孩子用「熊」来指代她大部分时间抱着的又旧又破的泰迪熊。这类错误也会随着宝宝对事物认知的发展而逐渐消失。…
- 家长如何与孩子相处 亲子间要怎么友好相处
- 父母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起着独一无二的作用,孩子自然就会以你为榜样。而模仿其实是孩子们成长中最重要的一种学习途径,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想法父母与孩子在相处中首先要了解孩子对自己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