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妈妈对提高记忆力这件事格外感兴趣。 都是带孩子,有的傻玩傻乐相信孩子快乐就好,有的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多管齐下,坚持一定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其实,3 岁之前,最好的方式,还是在玩耍中训练思维,而非传授技能。 尽量教能让宝宝长久受益的“活东西”,而不是今年教了,明年就抛之脑后的“死东西”。 比如训练记忆的能力,而不是要求他背会多少诗词。 比如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而不是要求他数到三十或五十。 但是,寓教于乐,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技术。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些日常带娃中就能提高记忆力的小游戏,让宝宝越玩越聪明。 我们在记东西时,首先用到的是短期记忆力,然后通过复习进行强化,从而变成长期记忆力。 短期记忆力是一种宽度的积累;长期记忆力是一种深度的延伸。 宽度没有,深度再深终有局限,深度没有,宽度在宽也是过眼云烟。 宽度怎么扩展?--短期记忆力锻炼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不好的孩子,记忆能力一定不会很好,观察与记忆是一个共同体。 可以先通过锻炼宝宝的观察能力,进而提高短期记忆力。 小宝宝--刺激感官 小宝宝可以反馈给你的互动不多,但这不代表他们没有去观察和记忆,这个阶段就是尽量给予宝宝全方位感官刺激。 多带他活动,去感受每一样东西。 告诉她这是大树、绿色的大树,这是钟声,软软的是妈妈的围巾。也可以给宝宝看一些闪卡。 多看、多听、多感觉,就是一种积累。 大宝宝--记忆与观察游戏 谁不见了? 1 岁半以前的宝宝可以引导,比如放一只小猪,一只小牛,然后在宝宝眼皮下把小猪藏到妈妈身后。 告诉宝宝:咦,小猪不见啦,哄哄哄,小猪去喝水啦。 然后再拿回来,示意宝宝指给你看--刚才谁去喝水啦? 1 岁半之后,可以同时在宝宝面前放上几种物品,让孩子闭眼睛,拿走一个,问问宝宝,咦?谁不见啦? ![]() 再大一点可以升级为形状或数字,比如同时放上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菱形、星形,然后问宝宝,哪个形状/数字不见了? 盒子里藏着什么? 这是个有趣的木质记忆盒。 ![]() 当然你完全可以自制,把纸箱板剪成同宽,交叉做成小隔断,每个小隔断里放一样小东西。 盖上盖子,让宝宝猜,盒子里都住着谁? ![]() 或者爸爸妈妈发出某种动物的声音,然后宝宝来猜是从哪个盒子发出来的。 这种略带刺激的神奇和惊喜感,没有宝宝招架得住。 其他记忆游戏 其实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拿来玩观察和记忆游戏。 彩卡、毛绒玩具、字母、数字...把你能想到的尽量往里加! 就拿昨天推荐的卡片举例,从少量的卡片开始,让宝宝匹配图形或颜色。 ![]() 进阶版就是把卡片全朝下,记住具体位置,每次翻两张,争取配对成功。 ![]() 调动多种感官 如果你的游戏可以刺激多种感官,也非常有助于宝宝实现短期记忆。 玩的时候动起来 如果在玩的过程中可以让身体动起来,比如拍手、跺脚、蹦跳等等,宝宝记东西会更容易。 我记得 CC 从小看着的一套书,卡尔爷爷非常著名的《From head to toe》,相信很多妈妈都知道。 ![]() △wave my arms: 摆动手臂 ![]() △clap my hands:拍手 ![]() △kick my legs:踢腿 每一个画面都代表着一个部位的相应动作,每次 CC 都很喜欢跟着模仿。 这样她就在玩中记住了 From head to toe 每一个部位。 如果记忆可以这么有趣,哪里还需要孩子死记硬背哪里是头?哪里是手? 用感觉助力记忆 很多人觉得视觉和听觉才是记忆的主要输入模式。 但是千万别忘了感觉。 多让宝宝摸一摸。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终不如手里摸到的让人震撼。 CC 有一个聪明小狗屋,我个人很喜欢,一个狗屋,一只毛绒小狗,10 套不用颜色和材质的骨头。 ![]() 把骨头放进狗屋里,妈妈提出要求,宝宝按指令摸出相应的骨头。 最简单的方式是按质地,比如丝绸的、尖刺的...... 最难的是按颜色,因为需要先去记忆库寻找相应颜色对应的质地,才有可能成功摸出。 其实这个游戏在家自创也没问题,多找一些不同质地的东西,让宝宝去触摸,然后进阶到盲摸。 你会发觉“感觉”对记忆的刺激完全不比听觉和视觉差。 重复的韵律 童谣和儿歌一直被经典传唱是有原因的。 听觉刺激配上舞蹈动作甚至只是摇摆,也能提高宝宝的记忆力。 强调顺序的重要性 上面两种方式都是适合短记忆中的简单信息。 随着孩子记忆能力的增强,怎么教孩子处理大块的复杂信息呢? 咱们平时想记住大段故事,一字一句的复述下来是非常困难的。 但如果把每一段总结成一个关键词,就更容易记住。 这就是把大段复杂的信息拆分为多个短小独立的简单信息,然后再进行排序记忆。 比如给孩子讲故事,就拿我给 CC 讲《母鸡萝丝去散步(Rosie#39;s Walk)》举例。 这就是一本非常典型的通过排序,记忆故事走向的绘本。 母鸡萝丝出门散步,狐狸不怀好意地跟在她后面,想找个机会把她吃掉。 萝丝走过了院子,狐狸跟在后面一脚踩在了耙子上,耙上竖起来把狐狸打得头晕脑胀。 ![]() 萝丝继续往前走,她绕过了池塘,狐狸正准备扑向她,一不小心,又掉进了池塘。 ![]() 在这之后又经过了干草堆,磨坊、篱笆、蜜蜂房... 每经过一个地方,狐狸身上都发生一场闹剧。 那么这个长长的故事就可以做成简单的 memory card(记忆卡)。 可以是这样的: ![]() 可以是这样的: ![]() 也可以是这样的: ![]() 大一些的孩子可以自己梳理事件顺序,第一、第二、最后...... ![]() 当然绘本只是一个举例,你可以梳理发生的任何事情。 那么很小的宝宝可以做这种顺序训练么? 事实上从出生开始,你就已经在做了。 对于小宝宝来讲,顺序就是从建立常规的日常程序开始。 比如 3 小时一循环或 4 小时一循环的 E.A.S.Y 作息顺序。 比如睡前程序。当你下命令说睡觉时,宝宝也许会觉得无所适从。 但如果你有一套常规的睡眠程序,刷牙-洗脸-换睡衣-讲故事-然后灯光调暗-道晚安。 那么宝宝就很容易把这套程序跟睡觉联系在一起。 深度怎么扩展?--长期记忆力长期记忆力说起来简单,就是通过不断重复和回顾短期记忆,使它变成长期记忆。 事后回顾 可以帮助宝宝做一些回顾。 开始的时候可以只回顾特殊事件,因为这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进阶版可以把“某事件回顾”变成了“某一天回顾”。 高阶版可以“回顾某一年的某一天”。 除了事件之外,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用来回顾以加强记忆的。 但是呢。 副作用我也是有必要提前告知的。 比如最近一次我睡前忏悔,嗯,今天妈妈心情不太好,凶了 CC 好几次,妈妈觉得非常抱歉,对不起。 谁想到这记仇的熊孩子把一桩桩一件件都给我列出来了: 在公园我把牛奶撒了,你就气我了(凶她乱洒牛奶)。 晚饭喝水的时候我一边喝一边吐泡泡(往杯子里),你就抢走了我的水杯,又气我。(不是抢只是拿走) 刚才上床我一直让你给我讲故事,你不给我讲,就气死我啦! 汗! ![]() 来点纪念品 一个画面,一个纪念品,一首歌,都能触动我们,帮助我们唤起内心强烈的长期记忆。 相信你一定特别喜欢给孩子拍照,却很少帮她回忆。 如果你能时常翻出照片来跟宝宝讲述照片里的故事,那也是一种复习。 看,这是上周去海洋馆的照片,CC 当时还喂了海豹吃小鱼。 ?这个是跟姥姥去海边建的城堡,后来海浪冲过来,还把你的城堡打翻了。 照片只是我们手边最便利的一种方式,其实,每个事物都可以很有意义哦。 教育孩子不是流于任何技术和形式,而是润物细无声的点滴渗透。 培养孩子也不是拔苗助长或守株待兔,而是几分耕耘几分收获,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 |
上一篇:你不知道的宝宝“肛欲期”秘密。
下一篇:财商培养:小小零花钱,内里乾坤大
相关资讯
- 财商培养:小小零花钱,内里乾坤大
- 零花钱的作用之一是让有章学习如何管理钱 ,因为钱永远不可能够花,所以他必须从小学会选择,用最少的钱满足尽可能大的愿望,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会时不时地犯点儿错误,但,在小钱上犯小错误正是避免他以后在大…
- 不要让你的孩子输在“教养”这两个字上
- 01 昨晚我和好友岚逛街,经过一个店铺时岚在里面试衣服,我随意看着,这时一位妈妈带着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进来了。 刚进店门就听到小男孩大声嚷嚷:“这里怎么沙发都没有?什么破地方”! (店面虽说不是很大,却也…
- 不打不骂,8招对付“熊孩子”
- 孩子在超市里到处跑怎么办? 孩子在饭桌上边玩玩具边吃饭怎么办? 孩子不小心打痛了别人该怎么教育? …… 很多家长说“我只想知道,孩子不能凶,不能打,你说什么她都懂,但是就是不听的时候怎么办?” 这确实是个…
- 林丹的他妈妈的故事:你会不会像她那样勇敢地放手
- 每个妈妈都爱小孩,爱得方式不一样,教育方法不一样,对小朋友身上寄予的希望不同,如果林丹妈妈不含着泪把儿子留在体育中心,哪里来我们今天看到的羽毛球运动历史上第一位集奥运冠军、世锦赛冠军、世界杯冠军、亚运…
- 3岁女孩站着小便,真相是什么,震惊了所有人!
- 男孩子从小就学爸爸刮胡子也就算了,女孩子也有不知跟谁学的,喜欢站着小便,这着实让妈妈们头疼不已! 春节前跟一位妈妈在豆妈微信后台聊天,她说自家女宝宝3岁了,这段时间不知道怎么了,总是喜欢站着小便,搞的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