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降生的那一刻,除了心疼大人并且帮她松了一口气,似乎并没有过多特殊的情感,没有特别的喜悦,也没有显得惊慌,总之,一切都很平静。唯一的心理变化是,昨天我还是个孩子,今天就变成了孩子的爸爸。想到这,顿时有些手足无措,因为即使在社会上混迹了这么久,当我面对父母,还是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 作为孩子,曾经无比苦恼,甚至痛恨自己的家庭模式,怎么会有这样的父母,他们在我身上究竟干了什么,才让我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自卑、软弱,还有一些孤僻。并且由于自己的专业是心理学,当学到成人心理与童年以及父母都有莫大关系的时候,我会不自觉地去联想、猜测,我的童年是多么的不幸,我的父母是多么的糟糕。 我的父亲,我以为他的职业应该是“差评师”,他平时话不多,但几乎从他嘴巴里出来的话,都会带上浓厚的负面色彩。比如我和母亲上街,买了衣服、鞋子,带回家向他展示,通常情况下他会习惯性先问一句多少钱,得到答案以后,开始评价:你们买的这个鞋,根本就不值这个钱,你们怎么会买这样的东西?原本沉浸在购物喜悦中的人,瞬间被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 关于我们家的差评师,我最讨厌他说的一句话是:你怎么这么笨?或者换一种语气,就两个字“笨呐!”并伴随着满脸嫌弃的表情。 我的母亲,她无比的简单粗暴,只关心结果,不关心过程,喜怒哀乐都直接表现在脸上,她想骂人的时候,她就乱骂,而且很多时候,她的怒火是没有缘由的,起码在我看来并没有发火的必要,然而她却显得歇斯底里。我记得初中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成绩下降,压力很大,有一次中午从学校回家吃饭,因为对于学业一直十分低落,所以整个人的状态很萎靡,脸色很难看,但是我真的没想到,吃饭吃地好好的,我的母亲居然突然大骂起来:“你摆脸色给谁看,天天要照顾你,忙饭给你吃,你一脸难看什么意思,我很讨厌你的表情!”那时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 她有很多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很多时候和我们家的差评师是高度契合的,他们会同时指责一件事,或者一个人。比如他们会同时嫌我太笨,一个人的嫌弃像放鞭炮,另一个人的嫌弃像带毒的暗器,冷冷的,迅速蔓延。 他们的负面情绪很多时候也是产生冲突的,比如父亲会冷不丁对母亲冒出一句:你就和你妈一样蠢,母亲的暴脾气哪受得了这个,脱口而出:你们家老太婆怎么这么样···然后就是一场战斗,明枪,暗箭,一顿互喷,没有人知道谁胜谁负,我只知道这样的语言如果落到我身上,必定让我千疮百孔。 现在,这个鲜活的小生命出现在眼前,让我无法回避地多了一重身份,成为了父亲,让我开始体会其中的关系,让我既幸福又害怕。幸福的是,生命有了延续,害怕的是,生命从此就有了牵挂。而且我并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成为一个好的父亲,毕竟从小我们只学了怎么考试,我不知道这个孩子长大以后,会不会对自己的父亲,充满怨恨,还是满怀感激。 不知道在我出生的时候,我的父亲母亲有没有想过这些,但这个时候我知道,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我的父亲母亲,也曾是个孩子。 我想到母亲会向我倾诉,在她很小的时候,外公外婆的一些“罪行”,她会告诉我,姨妈被这个扭曲的家庭逼得吃杀虫剂自杀,她会告诉我,自己也受了很多委屈。 我想到父亲带着我每次过年回老家,奶奶的表情都很冷淡,几乎不会说什么话,只是等饭菜做好了,吃完饭,又一声不吭回房间,而父亲却像司空见惯,十分淡定。每次回老家,我的印象里,只有两段对白,父亲喊一声:“娘。”奶奶答:“哦,回家了。”还有一句是“娘,我们走了。”我的感觉告诉我,这样的家庭氛围是不对的,我也不知道父亲小的时候是什么样的,他从来没有说过。 孩子,是神奇的,他的出现让我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却显得笨手笨脚,什么都不会。我的母亲和丈母娘便自告奋勇担起了料理孩子日常的工作,而且经常为了抢孩子而暗自生闷气。忽然想到,如果给他们重来一次的机会,他们可能会做得更好,因为当初他们也是新手上路。 作为父母,面对孩子一路的成长,所有的一切都是从来没有经历过的,而且每个家庭都不一样,根本找不到标准答案来帮助我们解决这类问题。孩子哭了,闹了,我也只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网上或者书上找一些所谓的方法,而我并不知道这些方法到底有没有作用,这些方法的影响有哪些。 所以,一方面希望自己对于孩子的照料都是科学的,另一方面也希望孩子长大以后,可以对父母多一些包容。 我看着这个自卑、软弱、孤僻的自己,也希望自己可以鼓足勇气,对我的父母多一些理解,我希望当我提到家的时候,我可以感到温暖、愉悦。 那些小时候的疑惑,从此有了答案:爸爸在做爸爸之前,和我一样是个淘气鬼吗?妈妈在当妈妈前,怕黑也会哭吗?爸爸小时候,受了委屈也需要人安慰;妈妈小时候生病了,也会撒娇找妈妈;考试考砸了,爸爸也不敢回家;打雷下雨的时候,妈妈也会吓得躲在被窝里。可他们长大了,就变得很厉害,疼了也不哭,累了也不说,什么都会做。 每一个大人都曾是孩子,每一个孩子都将成为大人,成长的路上,守护、安慰、陪伴、包容,他们努力爱你,你也用爱作为最好的报答。 |
上一篇:“窗口期”,不能忽视的育儿新概念
相关专题:
育儿知识
相关资讯
- 子若强于我,要钱做什么?子若不如我,留钱做什么
- 我友,一日饮醉,对我说:“你信不信?我的存款,到我孙子那辈都花不完。” 我答:“我信。不过,老辈子有句话,叫儿孙自有儿孙福,你真的没必要给儿孙留那么多。” 他笑了,说:“什么是福?我上半辈子穷怕了,不能…
- 宝宝3岁时 反抗有理
- 最近,小区中的妈妈们总会聚在一起,投诉着家里孩子的种种问题。由于孩子的年龄集中在3岁左右,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现在孩子总喜欢说不,凡事总是要加上一个不字,而且爸妈说东他偏说西,你不让他做的事情他就要偏干…
- 孩子间打架,未必是坏事!
- 客厅中,5岁的阳阳和浩浩在各自搭着积木,阳阳眼看着浩浩的“房子”快搭好了,自己的才完成了一半,于是走过去“砰”地一下把浩浩的积木推散了一地。“你把我的房子弄坏了…
- 从伊能静看,妈妈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 众所周知,哈林最近二度当爸,有了一个小情人。而他的儿子哈利在这期间就与妈妈伊能静欧洲度假。 可能是哈利情绪不佳吧,后来伊能静鼓励他陪伴除米粒以外的另一位手足。 伊能静与哈林离婚已有好几年,虽然都各自组成…
- 与孩子分房睡的正确打开方法
- 和孩子分房睡之前,父母需要明白一点: 让孩子夜里独立睡觉,并不会影响孩子安全感的发展。 孩子的安全感是在醒着的时候建立的,不是睡着了之后建立的,无论父母与孩子睡在一起多长时间,都不能够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