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强化孩子的记忆力,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家长能做的就是教给孩子记忆的方法。掌握高效的记忆技巧和记忆方法,能让孩子记东西更快,学习效率更高。 一样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记忆方式,如有的人擅长视觉记忆,有的人擅长听觉记忆,还有的人擅长混合型记忆,即各种感官并用的记忆方式…… 对孩子来说,学习面临最多的就是记忆问题,各个学科内容不同、特点各异,因而记忆的形式更是多元化的。 具体地说,孩子应该掌握以下几种基本的记忆方法: 1.利用直观形象进行记忆 小学生擅长具体形象记忆。直观、形象的东西,尤其是视觉映象,容易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如果能将孩子所要记忆的一些抽象的东西尽可能地与具体形象的东西结合起来,让孩子在形象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记忆效果就会非常重要。 小明记忆电话号码很有一套,问他是怎么记忆的,他说:“把那些没有意义的数字和自己所熟知的东西联系起来,就能够很快记住了。比如,33329916这个电话号码,3332是他所居住区域的邮政编码,99又恰恰是他居住公寓的号码,他住在16号房间。几组数字加起来正好是33329916。” 2.有意记忆法 有意记忆法是一种有明确的目的或任务,凭借意志努力记忆某种材料的记忆方法。学生为了系统掌握各门学科的知识,必须进行有意的记忆。 进行有意记忆,首先要有明确的任务,任务越明确,越能调动心理活动的积极因素,全力以赴地实现记忆的任务。任务越具体,记忆效果越好。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先让老师给同一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布置默写课文的作业,并说明第二天要进行测验。第二天的测验结果表明:两个班的测验成绩差不多。测验后,只让甲班的老师告诉学生两个星期后同样的内容还要测验一次,但不要复习;而乙班什么也不通知。两个星期后,进行第二次测验,甲班学生的测验成绩比乙班要好得多。 这个实验说明一个道理:只有明确记忆目标,才能有良好的记忆效果。另外,有意记忆需要意志力的参与。 3.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是利用联想来增强记忆效果的记忆方法。美国著名的记忆术专家哈利?洛雷因曾说过:“记忆的基本方法是把新的信息联想于已知的事物。” 当一种事物和另一种事物类似时,往往会从这一事物引起对另一事物的联想。而把联想运用于记忆过程中,即把记忆的材料与自己体验过的事物联系起来,记忆效果就好。 例如,在记忆单词的时候,可以大胆使用自己的想象,巧用想象加深印象,增强记忆效果,这样英语就会学得很棒。 4.理解记忆法 理解记忆法,是指在积极思考、达到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事物的记忆方法。理解记忆是以理解事物为前提的。简而言之:先理解,后记忆。因此,理解记忆的全面性、牢固性、精确性及有效性,依赖于学习者对记忆事物的理解程度。 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有些学习材料是需要理解记忆的。如数学概念、定理、法则等,孩子在学习语文课文时,通常要介绍作者以及文章的历史背景,其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帮助孩子拓展知识,加深理解,是孩子学习的良师益友。当然对于理解的东西,还需要不断地重复才能记住。在重复的过程中,还需要使用有意记忆法。 5.精选记忆法 每个人每天接触的信息有很多,但这些信息并不是都需要记忆的。要记的内容太多,大脑得不到休息,反而什么都记不住。因此,记忆必须有所选择,选择那些最重要、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信息。 精选记忆法是对记忆材料加以选择和取舍,决定哪些信息重点记忆,哪些信息可以略记的一种记忆方法。 要将所有的教科书都背下来是不容易的,也是不现实的。读教科书时,选择教科书中哪些资料应该记忆很重要。 我们可以把整篇文章的材料看一遍,一方面能帮助了解各段落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增进了专注力。 下一步才把注意力放在细节上,把整章的内容再看一遍。这一次慢慢看,并且仔细地读。找出书中要表达的重点,将它画线,或标注记号,以便记忆的时候能很快找到它们。 6.分类记忆法 如果所要记忆的材料内容较多,您可以试着让孩子将记忆的内容按一定的要求进行分类。实际上,分类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理解和记忆的过程。 要记忆下列十种物品:猫、帽子、狗、挂钟、桌子、衣柜、眼镜、鹦鹉、鞋子和戒指。 您可以让孩子把上述十种物品先加以分类,如猫、狗、職越是动物;帽子、眼镜、鞋子、戒指是穿戴在身上的东西;挂钟、桌子、衣柜则是家里的摆设。这样一分类,记忆越来就容易多了! 7.限时记忆法 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里背诵一些数字、人名、单词等,可以锻炼他们博闻强识的能力。比如,在3分钟内,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30位字: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在2分钟内背诵十个陌生的人名等。 关于记忆的方法还有很多,这里不可能一一详述,还需要家长在实践中发觉并教给孩子。总的来说,将孩子引入记忆方法之门,让他知道用有趣的记忆方法可以提高记忆力,促使他去探索、交流、创造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以达到提高记忆的目的,这些都是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必要因素。 |
相关专题:
育儿知识
相关资讯
- 给予孩子充分的满足,他才学会控制
- 让孩子从“偷糖者”变成“守糖者” 我非常喜欢一位家长讲给我的这件事,也曾在多个场合提到这个故事: 她的孩子大约三四岁,很爱吃糖。妈妈害怕孩子吃糖太多会有龋齿,也担心会发胖,就严格控制数量,规定孩子每天只…
- 你说,孩子哭了,要不要抱?
- to 抱,or not to 抱,这是个问题 前几天一位妈妈留言: “我家宝儿3个月,经常哼唧求抱抱,一抱就好 周围人都不让抱,怕养成坏习惯 又怕不抱会让宝宝缺乏安全感 闹哪样啊,我迷茫了…” 到底抱不抱? 先说说我家果…
- 催出来的磨蹭,扰出来的注意力不集中
- 在向我咨询的父母中,有超过80%的父母都抱怨过自己的孩子总爱磨磨蹭蹭,还有超过一半的父母认为,孩子有着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并且这些父母都会自信的声称,如果不依靠自己的催促和逼迫,孩子就会惹出大乱子来。各…
- 你说,孩子哭了,要不要抱?
- to 抱,or not to 抱,这是个问题 前几天一位妈妈留言: “我家宝儿3个月,经常哼唧求抱抱,一抱就好 周围人都不让抱,怕养成坏习惯 又怕不抱会让宝宝缺乏安全感 闹哪样啊,我迷茫了…” 到底抱不抱? 先说说我家果…
- “争”“让”哪个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很“独”,自私、占有欲望极强,不懂得与人分享,妈妈担心孩子日后与人难相处。而跟只争不让的霸道宝宝相反,过分谦让的宝宝不懂如何争,只知一味让,妈妈又担心这样会不会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