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中,有一种常见的现象:那就是妈妈对孩子不断地叮嘱,不断地提醒,不断地督促。其实,这种唠叨在教育中起不了什么作用。 孩子需要父母的指导,但不喜欢父母的唠叨。那么,指导与唠叨有什么不同呢? 一、指导是亲切的,是言简意赅的;唠叨则往往会有责怪、警告的成份。 二、指导是一种促进,是引而不发,鼓励孩子独立处理问题;而唠叨常对孩子表现出不尊重和不信任。 三、指导的后果是孩子情绪稳定,心情愉快;而唠叨则是反复的单调刺激,使孩子厌倦、反感、苦闷。唠叨的结果会形成儿童行为惰性,你不说几次,孩子就不会去做。这种恶性循环,还会导致子女独立自主的积极个性被破坏。 一个人唠叨,首先是自己不相信自己,对自己讲出去的话,做了的事,由于不放心才会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再就是,个性属于软弱和紧张型的人特别容易唠叨。 那么,父母怎样避免对孩子唠叨呢? 其一,不要信口开河。比如说,规定孩子做好作业再开饭,但有的父母话虽讲出去了,可心里又怕孩子肚子饿,就没事找事地说:“你饿不饿?““快做快做,饭都凉了。你还想不想吃饭?“诸如此类自相矛盾的话,反映了自己感情的软弱,说话不算数,没有威望。克服唠叨,首先在对孩子讲话前要经过一番理智过滤,不能信口开河。 其二,不要强行命令。多和孩子讲悄悄话,家庭语言的低声调是母子关系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有利于避免气氛恶化。如果让孩子做什么事,可以用亲切的语言在他的身边轻轻地告诉他,尤其对幼小的孩子,这既是命令,又是感情的信任,悄悄一句话比你大声喝斥的作用大得多。 其三,不要事事叮嘱。可以说,家长对孩子讲的话虽然多,但许多都没有讲到点子上。事无巨细,都反复强调叮嘱搞得家庭上下不得安宁,大人为孩子不听话而气愤,孩子在繁杂的语言环境里定不下心来做功课,结果会适得其反。 特别是对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孩子,他们有一定的逆反心理。有时更容不得家长的过度唠叨。 逆反心理反映了当代青少年的特点,因为进入了青少年阶段以后,比如说孩子的小学期是幼年期,到了18岁已经就是一个成熟期。小学阶段有很重要的一个表现就是依赖性,但是到了18岁以后往往想走向独立。青少年阶段就是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赖、半独立的阶段。 他们要自我发展,但是知道还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他们认为自己会有很强的自制力,想干出一番名堂,但是也知道,由于知识面的缺乏,还要去继续学习与奋斗。 在这样情况下,青春期青少年有一种闯荡的特点,当然还有一种自闭的特点,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同龄的孩子,而不愿意告诉家长。 所以当家长过度询问和建议,即使是正确的,但由于他们的逆反心理在作怪,嘴上的也是持反对意见的。 这样产生的青春期逆反心理,这应该是青少年阶段正常的心理状态。 所以,家长不必惊慌,只要孩子没有什么过激的言行,或者突然改变以往的生活习惯和交往人群,就不要过度频繁的唠叨。 对待青春期孩子一些超前的社会观,家长尽量多与孩子沟通并予理解。 少唠叨,多指点,用让孩子佩服和赞同的观点与之交流,那么孩子的一切你必然了解于自己心中。 本文由妈妈漂亮女人街(https://www.roadlady.com/)小编编辑整理 |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
相关专题:
家庭教育心得
相关资讯
- 家长该和孩子如何沟通 这些沟通模式会破坏亲子关系
- 从宝宝生下来,到宝宝渐渐地=长大成人,咱们的爸爸妈妈总是会为孩子操碎了心。但是让人觉得很可悲的是,如果家长这些操心的方法没有用对,不仅仅伤害孩子,更会伤害孩子与自己的亲子情感。所以,咱们的爸爸妈妈在教…
- 吴卓林被曝卖垃圾 单亲家庭对孩子来说是失误是可惜
- 吴卓林被爆卖垃圾,对于吴卓林她这样的行为相信很多人都已经见怪不怪了吧。但是作为一个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她这些的行为是否太过激。今天大家就一起来讨论一下。 吴卓林是成龙的私生女,但是成龙并没有承认她,…
- 世界上没有天生不听话的孩子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有妙招
- 大概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体会,在我们小的时候,总是一意孤行,不听父母的劝告,最终尝到苦果,以失败告终。孩子还很小,往往听不进去大人给他讲的道理。这个时候,很多家长都会选择打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让孩子知道…
- 美国人教育孩子的22条黄金法则 值得中国妈妈借鉴
- 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家长和孩子,老一辈流传下来的教育法则就成了家族的家训,要是孩子不听话时,通常是家法伺候。中国人相信棍棒出孝子,认为孩子不打不成器。那么,现下这种老祖宗传下来的家训适…
- 好父母的必备条件 家长如何教育好孩子的四方法
- 全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都想要把最好的拿来给孩子。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把孩子教育成品学兼优、听话乖巧的好孩子,然而“好孩子”并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教育出来的,这其中需要父母首先做好自己才可以。 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