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亲子教育 > 宝宝教育 > 正文

孩子做事拖拉爱磨蹭怎么办 五个对策改掉它

发布时间:2019-06-09 02:42 来源:www.roadlady.com 点击:0
许多父母都有着同样的苦恼:孩子动作太慢,做起事情磨磨蹭蹭,慢条斯理,消耗不必要的时间,降低做事的效率,尤其是穿衣服和吃饭等生活自理方面,显得极为磨蹭。 然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做事磨磨蹭蹭,往会浪费掉许多宝贵的时间。在现代社会中,对人的技能的日益高要

许多父母都有着同样的苦恼:孩子动作太慢,做起事情磨磨蹭蹭,慢条斯理,消耗不必要的时间,降低做事的效率,尤其是穿衣服和吃饭等生活自理方面,显得极为磨蹭。

然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做事磨磨蹭蹭,往会浪费掉许多宝贵的时间。在现代社会中,对人的技能的日益高要求,使得人们必须有紧迫的时间感,做事抓紧时间,提高效率。

对策1:孩子动作慢,可以通过游戏来加以改变。

父母可以经常与孩子玩一些小的竞技游戏,使孩子在游戏中提高自己动作的敏捷程度。例如,比赛看谁吃饭快,比赛看谁穿衣服快等,这些游戏能激发孩子进取心。孩子喜欢玩,但是,玩多了孩子可能就会觉得没趣,这时,要给予适当的奖励来鼓励孩子的“胜利”。

对策2:孩子可以与自己比赛。

父母帮孩子设计一张“比赛”成绩表,记下最初的时间,然后,每天记录实际完成的时间,如果比以前有进步,就给予奖励,如果没有进步,保持原状,或者退步,就不给予奖励。

父母可以让孩子先从简单容易的做起,逐渐向比较困难的任务进发,一直到达合适的时间为止。这种方法,目的在于缩短完成每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时间,是克服动作慢的直接办法。在此期间,父母要对孩子进行解释分数的意义,激发孩子进步的渴望。

对策3:父母还可以采用记数法来督促孩子抓紧时间完成某件事情。记数法很简单,随时可用,父母可以与孩子事先讲明白,看数到第几声的时候孩子可以做完某件事情。

然后父母让孩子准备好,说声“开始”,就开始计时了。“1、2、3、4、5......”, 一边数,一边看孩子,孩子为了完成任务,就会尽量抓紧时间将事情做完。如果在计数开始的时候,孩子动作依然很慢,父母就故意数快一点,让孩子感觉到时间就快要到了。

如果在快要结尾的时候,孩子还差得较远,就放慢记数的速度。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如果快一点做事,就数慢一点,让孩子有尽快完成的希望。

如果父母总是很巧妙地常常使孩子在快接近尾声的时候可以把事情做完,就能使孩子获得成功的感觉,孩子完成了任务,就表扬孩子“真不错”、“又长大了”等。

对策4:如果给孩子表扬的方法没有效果,就可以使用硬性规定的办法来达到改变动作慢的目的。

父母首先估计出孩子尽最大能力能够完成某项事情的时间,然后规定孩子在这个时间内完成这项事情,否则就不让他继续做下去。时间一到就要停止。

比如吃饭,到时间就把饭菜收起来,并且对孩子说:“我很失望,我希望你下次能按时把饭吃完。”

对策5:还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时间的办法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在日常活动中,父母要教会孩子如何利用做事的先后来提高效率,使同样的时间,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或者同样的事情可以用更少的时间。

如起床大小便之后就不能再回被窝耍赖了,要直接穿好衣服去洗漱,然后等待和父母一起去上幼儿园;再如,吃饭之前不能再看第二张动画片的盘了,否则时间又被拖延过去了。

在宝宝效率提高的同时,父母也要告诉孩子动作快不等于做事马马虎虎、敷衍了事,而是要把事情做好,如果再快一点就更好了。

相关专题: 儿童行为教育

相关资讯

不能生育去哪领养孩子 最新领养孩子的条件及程序是什么
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大家的生活习惯却是越来越差,熬夜抽烟喝酒宵夜,无一不是会对身体的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现在的人身体状况都不是很好,在加上现在的人又不懂得好好的护理自己的身体~所以很多人都出
孩子老是咬衣服怎么办 这些方法保证你一试就管用
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且调皮的,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孩子,缺乏约束自己行为的基本能力,所有在日常生活中会养成各种各样的不良习惯,如果父母没有及时的进行干预和纠正,会严重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很多家长都会发现当孩
这些你教孩子了吗 盘点孩子成长不可缺少的那些教育
都说3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就说明,宝宝的关键期载岁和7岁。的确,从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来看,孩子的性格形成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就是在3岁左右。 这个阶段宝宝的模仿能力很强,跟随什么样的人,就接受什么样的教育,
孩子不肯上幼儿园 家长最常犯的六大错误
很多孩子在刚刚上幼儿园那一段时间经常哭闹不止,为此很多父母就开始提前“打预防针”了。以为这样能够减少孩子对上幼儿园的恐惧心理,其实往往很多家长在这方面都走进了误区。想让孩子在幼儿园里开心地度过,父母可
孩子竟在幼儿园转播父母嘿咻实况 令人瞠目结舌
现在的孩子都是古灵精怪,精着了。最近网络上有很多关于孩子竟在幼儿园转播父母嘿咻实况的言论。小编首先想到的是,作为父母的没有做到应尽的职责,夫妻间的亲密举动,怎么能让孩子看到呢? 然而,这不是子虚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