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产科大夫都会建议产妇们尽量能够自然生产,那是因为自然生下的小孩离开子宫后,可以在产道中受到挤压、刺激,所以更容易获得健康和聪明。 当我们发现了孩子在某些方面的特长时,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接受进一步专业训练的机会,比如舞蹈、声乐、吟诗、作画、主持、书法、雕刻、泥塑、演奏乐器、练武术、踢足球、搞小发明、航模制作等等,这些专业的训练既可以深入地培养孩子的求知欲和创造精神,而且会让孩子在专业训练中获得一技之长。或许这些专业训练将会让孩子从此找到自己发展的方向。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很容易把专业训练和兴趣爱好混淆起来。有兴趣爱好不等于为了专业训练,而专业训练也不一定是为了兴趣爱好。兴趣爱好可以让孩子自由选择,而专业训练需要请教有关的专业老师,协助判断孩子是否具有某方面的专业天赋或者素质。另外在教孩子专业技能的过程中,也要选择合适的老师,使用合适的方法。任何一种对孩子有伤害的方法都是不足取的。 如果有些父母为了某个专业在社会上很吃香,而强迫自己的孩子去接受专业训练,那么非但起不到培养孩子的作用,甚至会让孩子误入歧途。 自然刺激 刚出生的孩子,我们要选择一些有声音、颜色鲜艳、有动感的玩具,这时候,对感官的刺激训练就开始了。另外父母亲的笑容、陪伴和言语刺激等等是不可缺少的刺激。对于低龄的孩子来说,父母亲的抚触也非常重要。抚触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成年人也需要握手、拥抱,对婴幼儿来说更为必要。不仅能开发孩子的触觉能力,促进他们成长,还传递着父母的爱心,让孩子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培养健康的心态,是亲子交流的绝佳手段。父母亲对孩子的抚触应在孩子清醒时进行,父母一定要洗净手,除去戒指、手链、腕表之类的饰物,以免划伤孩子。抚触时用力要轻柔,时间不宜过长,每天五六次,每次三四分钟即可。 等到孩子稍微大一些的时候,父母可以带孩子多接触自然环境,观赏花草、倾听大自然的各种声音、逛公园、旅游等等,在这些接触自然环境的过程中锻炼孩子各种感官的敏锐性,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提高他的感知能力。 活动刺激 孩子的任何能力都是在活动中得到体现,也是在活动中得到锻炼的。所以我们要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活动机会,比如鼓励他和同伴去游戏、交往,参加竞赛、演讲、辩论、公益活动等等,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并且提高生活中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并且引导孩子多使用左眼、左耳、左手、左脚,发挥其功能,促进右脑的发育。 很多父母会比较注重孩子的安全性而忽视了孩子的活动需求,会对孩子提很多的限制,这些限制会牢牢地捆住孩子的手脚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比较正确的做法是家长一边鼓励孩子参与活动,一边用加强监护和安全教育来预防安全问题的发生。因噎废食是不可取的做法。 兴趣刺激 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去发现或者培养孩子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比如可以让孩子参加集邮、摄影、下棋、收藏、插花、剪报、饲养小动物等等兴趣活动,这些兴趣爱好不仅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而且可以磨炼孩子的耐心和意志力。 在孩子的兴趣爱好中,往往隐藏着孩子的潜能,因为一个孩子在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时,他的潜能最容易被激发出来,也容易去克服困难,坚持到底。 记得台湾的教育专家王财贵先生给家长提过如下建议:在孩子三岁以前,家长可以把世界名曲作为家庭的背景音乐让孩子熏陶其中,因为这个时期是孩子对音乐的敏感期。您的孩子三岁前可以不学乐理,但不可错过听音乐的最佳时机。他还建议在孩子三岁前,让他看遍世界名画、世界著名风景和建筑物的画片,让这些美的“画面”深深地印在孩子的脑海里。未来,这些音乐和画面将会成为一个孩子最宝贵的“艺术财富”,在他的生命中慢慢散发出艺术的气息来。 |
相关专题:
儿童智力开发
相关资讯
- 疫苗接种时间表 婴幼儿童疫苗接种时间表
- 婴幼儿童疫苗接种时间表:一份疫苗接种时间表包括计划内免疫疫苗和计划外疫苗接种的时间表。计划免疫包括两个程序: 一个是全程足量的基础免疫, 即在1周岁内完成的初次接种; 二是以后的加强免疫, 即根据疫苗的免…
- 给0-2岁宝宝自控力训练的七建议
- 无论婴幼儿还是成人,控制情绪都是困难的,婴幼儿尤其困难。因为根据行为遗传学的研究,情绪受遗传基因的影响,在人的各种心理成分中是最大的。1岁半以前,婴儿的情绪基本由皮层下自主神经系统掌管,皮层的作用很…
- 2岁男宝宝地铁上玩自己的性器官 别忽视宝宝的性觉醒
- 最近,一位武汉的网友在网站上“吐槽”,说他在坐地铁的时候看见了一幕非常辣眼睛的画面:“一位小朋友穿着开裆裤,旁边的美女不停逗他说话。突然,小朋友开始用手搓自己的小JJ,眼看着马上膨胀起来!一问才1岁10个…
- 宝宝智力发育迟缓的12种表现
- 每一个做爸爸,做妈妈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又健康。智商高低与智力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有些孩子智力发育得较好,这些孩子一般比较聪明。而有些孩子则发育较慢,这些孩子一般情况下反应比较迟钝。那么我们怎样…
- 孩子玩手机Ipad对视力的影响有多大 一组数据告诉你后果!
- 自从有了智能手机之后,大到中青年,小到一两岁的同婴幼儿,都成了手机“奴”,也是我们常说的“低头族”。 前两天,一网友在朋友圈发消息称,自己五岁的孩子,如今对手已到了痴迷状态,哪怕是睡觉也要抱着手机不放…